次日,青禾家的院子裡擺滿了桌椅,全村的村民都來參加宴席了。
村民們都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來到了青禾家。
陳嬸子帶了一對鴛鴦枕,樂嗬嗬地說:
“嫂子,孩子馬上就要成婚了,我們也沒法去京城參加成婚典禮。
小菊在成衣坊做工以後,手藝學得不錯,就自己去扯了一塊布,親手做了一對鴛鴦枕,祝願禾丫頭跟王爺百年好合,白頭到老。”
秦氏接過鴛鴦枕,細細摸索著上麵的圖案,誇獎道:
“這手藝真是不錯,針腳細密,圖案也栩栩如生,小菊這孩子真是心靈手巧啊!”
裡正爺爺一家一起來到青禾家,他們準備了一副銀質首飾、手帕和荷包。
裡正媳婦上前說:
“老二媳婦,咱們看著孩子長大,孩子馬上要成婚了。
太過貴重的東西,咱們也拿不出來,這首飾、手帕和荷包是咱們一家的心意,希望以後兩個孩子和和美美,幸福如意。”
“嬸子說的哪裡話,讓您破費了。您快進來坐。”
接著,村民們陸續到場,給青禾送來了成婚的禮物。
這些禮物雖然不值錢,但是卻代表了村民們對青禾的感激和祝福。
青禾和百裡燁看到這些禮物,心裡非常感動。
他們知道,這些村民們都是真心實意地感謝他們,也是真心實意地祝福他們。
他們一一收下了這些禮物,並向村民們表示了感謝。
在宴席上,上官景一家向村民們敬酒,感謝村民們一直以來的幫助。
村民們卻感謝青禾對村裡人的幫助,提攜,要不是青禾,村裡人怎麼也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
上官雪等人看到村裡人對青禾的擁護和喜歡,都很感慨,覺得青禾的優秀才能贏得大家的信賴和喜歡。
一場宴會,吃到夜裡很晚,大家才肯依依不舍地離去。
兩天後,青禾和百裡燁離開了上嶴村,前往京城。
他們離開的那天,上嶴村的村民們都來為他們送行,他們離開很久,還佇立在村口久久不肯離去。
青禾和百裡燁坐在馬車上,看著身後的上嶴村,心中充滿了感慨。
“沒想到,我來到這裡,能收獲這麼多人的愛護。要離開這裡還有點不舍得。”
百裡燁握住青禾的手,說道:
“小禾這麼優秀,大家喜歡你是正常的。咱們有飛機,以後可以經常回來。”
青禾笑著撲到百裡燁懷裡,說道:“嗯。以後一年至少回來三次。”
“好,聽你的。”
浩浩蕩蕩的馬車隊伍緩緩地離開了上嶴村,消失在了遠方。
行走了一個上午,大家到縣衙跟龐子謙打招呼離開縣城以後,就換乘飛機飛往京城。
兩個時辰以後,大家在京城外的官道上緩緩降落,大家又乘坐馬車緩緩進城。
在城門口,早早接到消息的皇上已經帶領皇後、太子一家等在城門口。
在城門口,早早接到消息的皇上已經帶領皇後、太子一家等在城門口。
當青禾和百裡燁的馬車緩緩駛近時,皇上和皇後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子和太子妃則帶著孩子們站在一旁,興奮地地張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