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虞霜,永寧縣虞府獨女。
從小錦衣玉食,被養得很好,人美心善,知書達禮,秀外慧中。
虞家有女初長成,上門說親的媒婆幾乎都要踏破了虞府門檻。
不乏一些家世好,樣貌好的青年俊傑。
而原主卻一個也看不上,都是以各種理由讓虞父虞母回絕了。
原主或許是看多了話本,迷戀上了故事中的那些淒美愛情,想要一份真摯的愛情,不想跟一個自己不認識不了解的男子共度一生。
虞父虞母對這個唯一的女兒很是寵愛,一直采用的是和諧慈愛的教育方式。
做不出來逼迫女兒嫁人的事。
雖然操心女兒的婚事,但他們更想要女兒幸福。
為此沒少去當地的姻緣廟燒香求神,捐了不少香火錢。
或許他們的誠心感動了月下仙人。
很快就給原主安排了命定的姻緣。
原主在姻緣廟求姻緣後,邂逅了賣字畫的窮秀才,孫遠山。
奇妙的緣分讓兩人因為一幅字畫一見如故,互生好感。
孫秀才最開始一眼就被原主的美貌吸引,眼睛都看直了,愣了良久,遲遲無法回神。
而這樣在女子麵前可以說是相當失禮的行為,原主卻沒有瞧見。
隻是被他麵前的一幅畫吸引了目光。
兩人因為那幅畫的話題交談起來,互生好感。
又天公作美,天上下起了雨。
這場雨來的及時,兩人一起躲到了一旁的屋簷下。
尷尬而不失禮數的又互動了一會兒。
最終在小丫鬟的催促下,孫秀才將自己唯一的傘借給了原主。
給了下一次見麵的台階。
原主自從邂逅了孫秀才,腦子裡就開始不聽使喚的浮現起和孫秀才相處的畫麵。
好幾次發呆被小丫鬟喚醒,打趣說是害了相思病,與其在這裡睹物思人,倒不如約孫秀才出來見一麵。
原主好歹是未出閣的大家閨秀,哪經得起這般調侃?
羞得一陣麵紅耳赤,斥責小丫鬟多嘴。
但內心卻止不住的跳躍。
她覺得自己確實不正常了。
這樣的變化讓她心裡很是不安,趕緊讓小丫鬟把傘送回去。
小丫鬟露出看透一切的表情,沒大沒小調侃道:
“小姐,這把傘您確定讓奴婢去送?您可不要後悔。”
一向好脾氣的原主麵上浮現出了一抹惱怒。
“讓你去就去!”
小丫鬟撇了撇嘴,不緊不慢的走了。
當原主看到小丫鬟走遠消失不見後,心中一陣悵然若失。
沒錯,她後悔了,趕緊追了上去,為了麵子找了一個正兒八經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