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池雅晴開車帶杜明賢來到附近一家店,看起來和上次去過的“輕食風尚”差不多,也是賣輕食的。
“過年一定會大魚大肉,為了自己的健康就暫時吃得清淡點吧?”
“說的好聽,其實是你自己想吃吧?”杜明賢早就識破了池雅晴的小心思。
“一舉兩得啦!難道你不喜歡嗎?這家的水煮雞胸肉很有滋味的,不是你想的隻有寡淡的素菜!”
杜明賢不是太在意吃什麼,隻是想了解池雅晴為什麼一直悶悶不樂,而在點完餐她也據實相告:“最近總感覺過年沒啥滋味,跟在國外的時候沒區彆。”
“什麼意思?”
“我在國外的時候因為春節沒假,外加時差晝夜顛倒,所以甚至播春晚的時間我都在上課呢!”
“這怎麼了?在國內也不過感恩節聖誕節什麼的啊!”
“人在國外就特彆想念祖國,那個時候還會專門去當地的唐人街參加各種活動,包餃子、放鞭炮、舞獅子、貼春聯…玩得可愉快了!”
“我明白了!回國後你就覺得這些沒意思了?”
“對。餃子有現成的,鞭炮不讓放,舞獅覺得幼稚,春聯覺得無聊。所謂的’過年’一下從思念團圓變成了單純的放假,外加各種微信‘轟炸’,弄得我去年剛過完年就覺得身心俱疲的!”
經過池雅晴這麼一說,杜明賢也想起自己小時候是何等期盼過年——有新衣服、有新玩具、有好吃的、有壓歲錢,現在這一切都變得幾乎沒有任何吸引力了,確實就隻是單純的放假了。
池雅晴:“人都說現在的社會沒有人情味,現在的年也沒有年味。每天強調要愛國要愛護國家的文化,可真正的國家文化究竟是什麼許多人包括我都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有點兒沒滋沒味的。”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我覺得這種煩惱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
“你是指石鐵龍、杜逸舟、和你?”
“對呀,有父母在身邊是很幸福的事情,不用跋山涉水也不用百忙抽空,想見就能見到,多好?”
“話是這麼說,但還是很無聊啊!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做月餅,清明節至少還能去上個墳呢…”
“大過年的說清明節乾嘛?”
“就這麼一說嘛!”
杜明賢想了想:“那咱們也做些什麼慶賀新年的活動吧?組織大家一起!”
“比如?”
“我想想小時候我媽都帶我做什麼…哦,剪窗花!”
“不會。”
“大掃除?”
“家裡有負責打掃的清潔工。”
“做燈籠?”
“淘寶上直接買不行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