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田徑隊過於依賴明星隊員的個人能力,而忽視了團隊整體的磨合。
這句話其實沒錯。
因為美國隊從來不乏百米飛人,他們是9秒俱樂部最多的國家!
但接力賽並非簡單的速度疊加,更需要隊員之間默契的配合和精準的交接!
美國隊在選拔隊員時,往往更看重個人的最好成績,而忽視了隊員之間的默契程度和團隊協作能力。
頻繁更換隊員也可能是導致美國隊接力失誤的因素之一。
為了保持競爭力,美國隊在每一次大賽前都會進行隊員選拔。
這雖然可以保證參賽隊員的競技狀態,但也導致了隊伍陣容的不穩定,隊員之間缺乏足夠的磨合時間,默契程度自然難以保證。
與之相比的就是日本隊,在綜合實力上看,日本隊在世界上不占任何優勢。
但他們總能依靠配合踏足決賽,爭奪獎牌,靠的就是極致的配合!
在鳥巢國家體育場略顯濕潤的跑道上,落寞的四個犯規隊伍,在觀眾的遺憾的目光下,黯然離場。
隨後第二組開始上場了。
現場的氣氛開始扭轉,變得熱情了起來,因為,李楓來了!
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李楓走在隊伍的最前麵。
他帶著溫永義、勞毅、張培蒙走向屬於自己的跑道。
紅色運動服在這座體育場總是能讓人格外興奮,更何況是李楓!
但觀眾還是有些詫異的,因為李楓按理說應該在決賽才出現的。
但很快,選手走到各自的道次準備,李楓走到了第四道的第四交接區。
這一情況讓觀眾忘記了心中的疑問,轉變為滿是期待!
其實早在雅典,李楓跑第二棒就為人詬病,甚至不喜。
因為在跑道上,在比賽中,大家最關注的往往是第四棒,而不是前三棒。
李楓作為中國最受矚目也是最快的短跑運動員,觀眾們自然也渴望他跑第四棒!
他們想看李楓逆轉對手,挽回敗局,勇往直前的場麵!
但由於大局原因,在大賽上,沒有出現過,亞運會、世錦賽都是以李楓第二棒來跑。
這算是粉絲們的一個遺憾。
但今天,這個遺憾被彌補了,李楓在第四棒登場。
牙買加隊在第六道,選手是鮑威爾,在準備階段,兩人目光對視一眼,互相打了個招呼。
鮑威爾對李楓既敬佩又無奈,很是複雜,因為他從來沒有跑贏過李楓!
就連前程都沒跑贏過!
剛剛在檢錄時,他以為李楓應該是第二棒,沒想到居然跟自己一樣,是第四!
這讓他心裡有億點點不舒服。
因為他在想,等會自己要不要跟李楓拚一拚,這可是難得的,正麵跑贏他的機會!
懷著複雜的心緒,鮑威爾有些惆悵,但很快,想法戛然而止,因為比賽的槍聲在場內響起。
他的注意力也回到了比賽上!
中國隊的第一棒是溫永義,他知道自己決賽沒法上場,這一場是他在奧運會上的唯一登場機會,所以格外珍惜!
從踏板上衝出後,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狀態,悶頭加速,抬頭全力衝刺!
把自己的狀態發揮到極致!
楊劍:
“比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