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派了教練組輪番上陣,也沒頂住多久,最後兩人被要求不能上前乾擾。
但可以在旁邊觀摩,錄像拍照可以,但能不能放出去要審核。
畢竟頂級運動員的訓練錄像某種程度是算是機密,不能隨意透露出去。
李楓作為隊長,是整個隊伍的標杆。
訓練自然也是最刻苦的,今天上午最核心的訓練莫過於連續35次100米為一組的計時衝刺。
因為有強度成績的要求,所以對運動員是一場考驗。
尤其這還是高原環境。
當哨聲響起,隻見李楓、蘇丙天、勞毅、張培蒙、謝振業五人在各自的跑道上瞬間從起點衝出。
計時衝刺其實就是全速跑,是百米專項訓練中的一種。
衝出後,運動需要用全力進行衝刺。
跑完100米後,休息間隔隻有30秒。
在教練員哨聲響起後,要再次衝刺100米!
在進行到第二個100米時,除了李楓之外的其四名隊員,在衝刺後的表情都是痛苦至極的。
全速跑可不是熱身跑,是非常非常消耗體力的一件事。
那種全速衝刺後渾身的疲憊感在間隔的30秒充斥在全身。
但即便如此,30秒後,眾人一聽到哨聲,又馬上奮不顧身地投入到了下一組訓練當中!
因為想要提升,就得拚!
全速跑每一組休息間隔3分鐘左右,每次進行35組。
李楓是頂配五組,蘇丙天、勞毅、張培蒙為四組,謝振業為三組。
在記者進行拍攝時,李兵在一旁適時補充到:
“多組衝刺,保證強度成績是提高能力的必經之路,這樣的疲憊即使是對長期訓練的專業運動員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
但有付出才有回報,這是鐵律,運動員的生活就是不斷突破自己,超越極限。”
冬日那聞言點頭讚同,但看著大汗淋漓,滿臉痛苦的幾人忍不住說道:
“那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也會讓運動員出現傷病吧?”
“.......”
李兵原本上揚的嘴角瞬間拉了下來。
心想這記者就不能盼著點好嘛,這種不吉利的話也問的出口。
雖然內心無語,但嘴上還是不緊不慢的回答道:
“這次過來,我們後勤保障團隊為他們配備了最先進的高壓氧艙,在訓練後可以加速乳酸清除。
還會根據情況為運動員提供冷熱交替水療促進微循環。
全過程都有經驗豐富的理療師為他們提供服務,會儘全力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
冬日那:
“嗯嗯,那就好,他們現在可都是中國短跑的支柱,身體是第一位的!
說起來,你們做教練的也很辛苦!
是運動員的大家長,全方麵都要考慮到,責任重大!”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相比與運動員們付出的汗水,我們的辛苦倒也不算什麼。”
差不多在上午10點半多,訓練量相對較低的謝振業就第一個結束了上午的訓練。
在冬日那的目光中,他立刻跑道,來到一旁的休息室休息。
訓練完畢後會立刻進行簡單的拉伸,然後理療師為他按摩肌肉,放鬆放鬆。
冬日那見狀也是趕緊緊隨其後,既然上午訓練結束了,那他就可以適時進行采訪。
隨後張培蒙、勞毅、蘇丙天也接連完成訓練量,回到休息室。
李楓的強度是最高的,也是最後一個離開訓練場。
他甚至因為強度太高,跑完後在跑道上乾嘔,有種想吐又吐不出的感覺。
稍作休息後,才起身走向休息室,這一幕也被蹲守在場邊的記者抓拍。
央視的采訪算是一個小插曲,並不會影響冬訓的主題曲:
“痛苦”
“枯燥”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