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趕到一塊了,本來利用周董這一次炒作已經算是讓杉茶和滬上阿姨破圈了,理論上對奶茶生意有想法的人會接踵而至。
對這兩家奶茶店有信心的投資人也會帶上錢來讓他搞定向外擴張的錢。
結果現在……嘖,合著因為嚴打黑惡勢力,把這幫資本也打沒動靜了?
有趣,可太有趣了!
其實硬要說的話,擴張其實並不賺錢,甚至還要不斷扔錢進去。
因為開新店本身想賺錢不難,但投資人要看所謂的收益,最終還存在分紅的問題。
所以融資這東西,a輪融資誰參與進來,比重多少,這都有說法。
本身一家門店如果全是按現在路子自己搞,那麼賺來的錢全是自己的,想怎麼花怎麼花。
可一旦融資過後,盈利透明之後又會變成另外一套玩法。
高速擴張和按照一定速度穩步擴張,打法又不一樣,高速擴張還要擔心有搗亂的出現,甚至可能陷入打價格戰的情況。
那麼肯定有人問了,融資了你也可以慢慢擴張啊。
廢話不是,有錢了還慢慢打?那我融資的意義在哪?嫌自己賺錢多,找個分錢的嗎?
就是錢不夠花,賬上的錢快要花完了,所以才要融資。
主要還是現在物流和供應鏈的問題解決不了,所以導致無法將工廠預加工應用過來,所以成本降不下來。
不過這個問題已經在蕭楚生的計劃中,與杉杉來吃這個品牌有關係,而且算是杉杉來吃的第一項“盈利”業務。
公司嘛,賺錢也可以是左手倒右手,於是就出現了兩份利潤,相當於有一份利潤是從天而降。
那麼問題來了,多出來的這份錢是哪來的?
當然就是從資本市場割出來的!
這是資本操作資本的手段之一,目前沒融資,所以其實意義不太大。
“果然一切問題還是得到國際大勢。”
蕭楚生最終隻能得出這個結論,金融危機才是他最大的機會,承包工廠,杉杉來吃的食品產業鏈就可以開始搞了。
然後蕭楚生還能招更多崗位,向外地擴張。
因為工廠預製的形式能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過後蕭楚生完全可以自己對外擴張,甚至可以開店即盈利,最快把純賺利潤的速度提速到當月。
誇張嗎?其實並不誇張,畢竟杉茶走的可是雪王utra版本。
雪王主要玩的是加盟,真正是自己直營的店其實少的可憐,賺的就是加盟費和賣工廠物料的錢。
然後再跑到股市噶一茬又一茬的韭菜,這錢……不是嘩嘩來?
蕭楚生這裡雖然情況多少有些出入,但大方向還是沒變,隻不過他的直營比例肯定遠大於加盟。
畢竟他有一群殺馬特可以用,而且他不慫各地的地頭蛇。
先不說現在嚴打,哪怕他們熬過了這一波……他們真敢找蕭楚生麻煩,直接像在滬上一樣,給當地來一波民間自發的掃黑行動……
還有誰能攔住他?還有誰——破音!
而且蕭楚生其實想到了另一種經營模式,承包製。
這種和加盟是類似的,隻不過能拿到的分紅比更多,而且對門店的控製力會更強一些。
最關鍵的是,承包製和加盟一樣,都是加盟人或者承包人來負責門店裝修這些費用。
但因為管理困難,而且容易出現人員參差不齊的問題,這種經營模式通常不好使。
不過……彆人那裡可能不好使,不代表蕭楚生這裡不行,畢竟他現在可是有一幫“忠誠”的殺馬特們,主打一個聽話。
而且還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對於門店的控製。
雪王他們玩不了,是因為它們是單一方向的公司。
可一旦將互聯網公司的一些技術下放,也就多了監管方式,這樣他對門店的把控又會強許多。
還是那句話說得對,乾掉你的……往往都是跨界!
現在某畜生這不就是嘛,本來是更高一層的互聯網公司,然後不務正業,跑一群賣奶茶的麵前不講武德……
誒,這哪個能扛得住?純純降維打擊。
理清了思路,蕭楚生已經基本確定了要怎麼玩,說白了……還是要以互聯網為核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