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轉念一想,哦好像芯片也不全是高端的產業,畢竟soc算芯片,而很普通的傳感器芯片那玩意也叫芯片……
蕭楚生一陣沉默之後,他弱弱地問:“咱就是說,你挖回來的那些個人,應該叫集成電路相關的人才吧?”
然後沉默的人就換成了電話那頭的劉雨蝶,顯然,劉雨蝶自己好像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啊哈……好像是吧?但我覺得咱們應該是用得到的,因為隻是做係統的話,咱們無法驗證自己的設計是否有問題。”
劉雨蝶找補的說法倒是讓蕭楚生認同,的確如此,雖然他這邊知道正確答案的未來是什麼樣子,可……光知道沒用啊,你得把腦子裡的未來變成現實。
而且智能手機這個產品本身就是硬件和軟件相互成就的結果,智能手機的發展受限於當下硬件能做到的物理和成本極限。
而軟件的需求又催生了對更好的硬件,更便宜的硬件的一種需求,促使硬件不斷進行迭代。
這在某種意義上更像一種軍備競賽,也是在電子產品這塊消費市場可怕的需求導致的市場,讓其甚至超過了軍用航天領域的原因。
畢竟你根本想象不到這幫沙雕用戶能有一些什麼奇奇怪怪的需求……
一邊開車,一邊思索過後,蕭楚生應聲:“把人都挖回來吧,至於養不養得起這個你不用擔心,多了不好說,百八十億我還是有點辦法的了。”
那頭的劉雨蝶顯然被百八十億這個數字也嚇到了,百八十億什麼概念呢?
這一年的中國首富還是粵東的碧桂園老板,全副身家也就一千三百億,但這玩意是資產,不是現金!
當然了,蕭楚生自然也不可能一口氣拿出這麼多錢,而是長期投入,你也不可能一口氣燒掉這麼多錢,本身很多東西就是一點一點積累迭代出來的。
而且很多人在科研領域裡常年看到很誇張動不動就燒幾十個億,好像已經對錢的數字已經脫敏了,覺得幾十一百個億好像啥也不是。
但其實一個億已經算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它一旦進入資本的模式裡可以催生的整個鏈路可以背後牽動的是數十上百億。
這就是商業研發和純粹的科研研發的區彆,科研研發沒有變現需求,沒有那麼迫切的應用需求,結果就是相關人員就跟拿著五險一金上班打工一樣,能不能出成績?不知道,不重要,反正我有錢拿。
到點了下班,到點了下班,上麵來問進展,一問三不知,什麼時候可能有結果?看天吧。
但到了商業研發就不同了,不出結果大家就要餓死,非常殘酷,而這也是民營小型企業往往會造出一些遠超國有大公司都搞不出的騷玩意的真相。
缺少競爭,而且大型公司內部貪腐極其嚴重,一百個億的經費能有五個億落實到地方都得存疑。
蕭楚生估計了自己的搞錢速度,雖然他花錢的地方多,可結合中國互聯網大勢的發展年限。
一邊賺錢一邊花,關鍵他還有那麼多產業兜底,何況……還有那麼一個吸全世界血的機會。
再不濟,優質產業賣股票也是一個好路子。
正如他所言,百八十億甚至都不用怎麼湊,肯定拿得出來。
這就是他敢跟劉雨蝶打包票的底氣了。
而劉雨蝶得到蕭楚生的準許後,即刻就動身去到處挖人:“哦對了,預計這一周內我就準備回國了。”
蕭楚生愣了下,這確實年前哈……
不過他還是客套了一句:“那挺好,歡迎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