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節·緣起。
旁白視角。
時間:2076年十二月十日。
地點:聯高總校區。
……
共和國一百二十七年,公元二零七六年冬,聽天氣預報說,應該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
一切都像是原本的那樣,安安靜靜、有條不紊。
上班或者上學的人群混在一起,形成了浩浩蕩蕩的洪流——這樣的洪流現在已經不是那麼宏偉了,因為現在,地球的人口早就不如幾十年以前那樣直逼甚至一度達到過一百億。2075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世界上還剩下三十億人類,這一切都像是一場又一場夢那般,不斷地重複著,虛幻卻又真實……
那一切都是那樣的令人歎惋,沒有人會知道,為什麼明明2055年以前還尚且有七十多億人,到了2058年就隻剩下四十多億了——這還不算,因為2058年開始,世界上的人口出生率就從來沒有改變過,但是老人們離世的速度比孩子出生要快出去太多,到如今就隻有這些人了。
所以,本來應該擁擠著的人群,在我們在座的諸位看官眼中,或許就隻是自己上班上學時人流之中那冰山的一角。但是,這就是全部了,看官,你們現在依舊是記得這一切的,但是很可惜,身為書中的人,這熙熙攘攘的人群就隻能像是討論上古神話那樣討論舊世代的人口大縮水——一場被所有人都遺忘了的戰爭,一個被所有人都當成神話傳說的組織,一群被所有人都當作是修道院孤兒的孩子們……
還有,那屬於一個本應該永遠忘不掉的時代,最不應該被塵封的記憶。
對於現在走在街上的人們,閒聊大可以避免,因為即便人口縮水到了原本的三分之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不會改變,每一個人認識的人也都不會變化,素不相識的人還是永遠難以主動張開口相互寒暄。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冰冷,或許就是人類在這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人世間替自己保留的最後一點尊嚴……
在這樣的熙熙攘攘之中,夾雜著我們熟悉的麵孔——李瑞正在往自己的中學跑過去,雖然這是他的第一個學期,但是他早就已經不再繼續住在自己孤兒院給自己安排的出租屋裡麵了,今天早上李瑞剛剛從北京比完賽回來,生怕自己耽誤了課——雖然今天的李瑞,並不是我們的主角,但是他自己就像是計劃好了一樣,闖進了我們的視野之中,然後又急匆匆地從我們的視野之中消失不見了……
我們的主角固然可以依舊是他,但是這一切都沒有什麼必要,因為我們無論在鏡頭之中看到什麼,都是因為作者希望能夠通過鏡頭語言傳達他想要傳達的信息——因此,李瑞今天隻能算是一位匆匆的過客。
那麼,急匆匆地走過鏡頭的李明淵和“風暴”兩個人呢?
或許我們可以之後再談,但是今天真的和他們都沒有什麼聯係,但是我們的鏡頭還是可以簡簡單單地提一嘴,他們兩個人還有趙子武的哥哥都在一處上學。我大約找不出來彆的話可以繼續奉告了。隻不過我現在一定要告訴各位一件事情了——我們今天的焦點,是在另一位老朋友的身上——或許她也不能說是老朋友吧,但是畢竟也是和大家一起看過了這本書第四卷的人了。
對的,小晴,那個在這時剛剛從聯高畢業了的女孩。在她的父親,也就是這裡的校長王敏的安排之下,她很快就通過跳級到了大學裡麵讀書。加上她自己本身就很聰明,學習成績也不錯,所以說這會正在自己父親工作的學校裡麵做實地調查。
對的,她領到的任務就是這個,在學校裡麵進行社會實踐加上實地調研,她在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的母校——自己父親就在那裡,怎麼說這個師範生都不會被這個學校拒絕的。
這裡的老師們和她都認識,這裡的高三學生們還都沒忘了她,這就像是她從小生長的一片天地一樣。她的小組是這個星期的星期一到的,大約會在這個星期六離開,一切都像是原本那樣,沒有異常、一鑼一穩地進行著。
唯一不同於往常的是,這個學校裡麵多出來了六個年輕的師範學校的姑娘。當中最小的隻有17歲,而且也曾是這裡的學生——現在,她正站在自己未來還會站好多年的講台上麵,看著講台之下那些曾經和自己坐在一起學習的同窗們,心裡有些緊張地準備開始講課——或許今天的天氣並不是那麼好,也就是不適於外出活動。但是我們的主角又不是體育老師,所以唯一的麻煩,可能就是她將要給曾經是自己同班同學的學生們講課,而且她和他們真的是同齡人,也許這會讓這節課顯得非常尷尬。但是曆史和事實同時證明一件事情,小晴的業務能力比一般的同齡人強出來不少,所以她很快就應付了這些人的搭訕。
或許我們應該講一講那之後發生的事情——那之後發生了什麼呢?據說是王敏校長今天出外勤的時候遇上了一些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那天在這座小島上麵發生了一次並不是很輕微的地震,但是震區隻集中在了王敏去調研的嶗山區,所以很多人都在擔心王敏的安全,這其中自然也就包含了正在一中的小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