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禮堂的聲學棉牆後,劉冠亭正用萬用表測neve調音台的接地電阻,表筆劃過金屬麵板的聲響,與阿昌組裝dbx壓縮器的螺絲轉動聲咬合。路遠蹲在機架旁,帆布工裝褲膝蓋處沾著木屑,手裡的筆記本畫滿設備連線圖,當他看見劉冠亭用牙咬開熱縮管時,筆尖突然在"防磁屏蔽"字樣下畫了三道波浪線。
"這組電容要墊雲母片。"劉冠亭的粵語混著器械油味飄來,路遠慌忙撕下便簽貼在筆記本,卻不小心蹭到阿昌遞來的烙鐵——焊錫絲融化的青煙裡,能看見他袖口彆著的鋼筆,筆帽刻著"星海附中"的字樣。此刻調音台的vu表指針正隨電源啟動輕顫,幽藍的背光映著三人交疊的影子,在隔音氈上投出機械森林般的剪影。
劉冠亭團隊在認真的安裝調試設備,路遠則認真的觀摩學習。
而穀老師與淩晨林沫走出工作室。走到隔壁穀老師辦公室商談女生民樂隊的組合和舞蹈隊的訓練狀況。
穀老師辦公室搪瓷杯裡的茉莉花香混著油墨味。她拿出的牛皮賬本攤開時,泛黃紙頁間夾著的褪色綢帶輕輕顫動——那是千色服裝公司新送來的民族服飾配飾,即將係在十二位樂手梳著古韻發髻的發間。
"新組合叫"嶺南絲語十二樂坊"。"她的紅鉛筆在節目單上圈出十二道橫線,對應著賬本內頁貼好的樂器清單:高胡、椰胡、竹笛、洞簫、琵琶、柳琴、古箏、揚琴、三弦、中阮、大阮、木魚。牛皮紙泛黃的紋理間,能看見千色服裝公司供貨單上的傣族筒裙水波紋路,與苗族銀飾,漢服圖樣在紙背交疊,和暖氣片的熱氣一起烘出暖調。
林沫的羊絨圍巾搭在椅背上,目光自淩晨進門便未移開——他解大衣紐扣時,袖口的毛邊隨動作輕顫,恰如她藏在課桌抽屜裡那多封未寄的信箋邊角。被穀老師強製回校的四十天裡,她在星海琴房對著譜架練唱《明月夜》,喉間每句轉音都繞著小洋樓工作室送彆時他說的"等你下次演出時再聚"。
穀老師展開的舞蹈設計圖鋪在桌麵,水墨勾勒的扇麵在台燈下泛著微光。林沫指尖點在留白處,聲線比羊絨圍巾更柔:"扇麵繡木棉花好不好?廣州的市花。"淩晨擱在圖紙邊緣的鋼筆頓了頓,墨尖在"主唱站位"紅圈旁洇出細小的點,隨即點頭時說非常合適。
窗外的冰錐墜落在冬青叢中,碎裂聲混著暖氣片的嗡鳴。穀老師從抽屜取出錦盒,十二枚粵劇水鑽在絨布上泛著冷光。"民樂隊頭花用這個。"她將菱形水鑽按在設計圖的琵琶位置,指尖劃過處,水鑽反光與圖紙上的琴弦線條疊成銀亮的弧,"舞蹈隊剛排完《珠江潮》,明早就能合樂。"
林沫望著淩晨俯身看圖紙的側影,他指尖停在"主唱站位"的紅圈裡——那圓圈直徑三厘米,恰如她首張專輯封麵打光時,鏡頭聚焦的光斑半徑。當他指腹無意識摩挲紅圈邊緣,錦盒裡的水鑽映著燈光轉動,有顆菱形鑽的反光恰好跳上他腕間舊表,表盤上1015的刻度,正是她專輯封麵上定格的時間。此刻他喉結輕滾,說出"這位置光效要特彆閃亮"時,紅圈在台燈下晃了晃,與她藏在樂譜夾裡的舊照片上,那個他親手畫的標記完全重合。
林沫心裡一暖,自己在淩晨心裡還是有位置的。
淩晨指尖叩著台曆上12月29日的紅圈:"廣府特色街開業典禮,公司四大歌手都得出場——江河、林沫、何雲露、路遠,每人帶專輯做現場簽售。"話音未落,穀老師已翻開演出計劃表,鋼筆在"嶺南絲語十二樂坊"欄畫了星號:"早備好了《木棉花開》的新編配器,舞蹈隊《珠江潮》能接在歌手串燒後。"
千色服裝的模特隊行程被紅筆框在中間,二十套粵繡裙裝的走秀流程旁,注著省台鐘燊靈與中大古玨的主持檔期。"特色街連演兩天,元旦轉場省體育場。"淩晨指節敲了敲"廣東足球隊四冠慶典"的橫幅設計圖,穀老師突然起身推開窗,冰錐墜地的脆響裡,能看見排練廳燈光亮如白晝——她閉門集訓三十天的樂隊與舞蹈隊,此刻正用琴弦與足尖,把台曆上的日期敲成躍動的音符,樂隊與舞蹈隊終於可以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實力了!
林沫指尖攥緊羊絨圍巾的流蘇,淩晨那句“下次演出時再聚”言猶在耳,此刻台曆上12月29日的紅圈被他指尖碾得發毛,她望著那截泛著薄繭的指節,忽然想起上月在工作室的纏綿,
她不禁有點憧憬著演出後與淩晨相聚的浪漫時光……
喜歡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請大家收藏:()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