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也不含糊,就這麼把戴陵說過的話學了一遍:“我家將軍說了,貴軍來犯,他作為後將軍是一定要保家衛國的,這叫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過他手上士兵不多,又缺乏訓練,所以隻能用計策來阻擋貴軍。
外麵修建大營的地方是讓貴軍休息的,乾草是讓貴軍喂馬的,木柴是讓貴軍做飯的,豬羊是讓貴軍填肚子的,原本還打算準備些水,不過擔心貴軍認為我軍會在裡麵下毒,最後就沒有用,好在旁邊就是穀水河,貴軍可以自己取水。
這些做法是為了讓貴軍知道我軍早就知道貴軍來犯的消息,並做了準備,好讓貴軍心生顧忌、提高警惕、躊躇不前,這招的典故是春秋時期的弦高犒師。
弦高經商時候遇到襲擊鄭國的秦軍,就冒充鄭國的使者,以四張皮革和十二頭牛犒勞秦軍,暗示秦軍鄭國已預知秦軍來襲。秦帥以為鄭國已有準備,於是領兵順手滅掉滑國後返回,從而使鄭國避免了亡國。我家將軍效仿的就是弦高的計策。”
魏延聽完後愣了幾息,這才反應過來戴陵這廝生怕自己看不懂他的做法、聽不懂信使的話,乾脆把整個內容都講給自己,說到最後還是那句話——想要什麼可以說,彆急著打他。
然後他算了算後方大軍的腳程,便問信使:
“你們將軍在此地有多少兵馬?“
“足足有一萬人,另外還有三千人是前不久從函穀關撤回來的,加起來一共一萬三千人。”
“這也不多啊?”魏延笑出聲來,“我記得上次在郿縣你們將軍不是還有三萬人嗎?怎麼越混越回去了?”
“回前將軍,之前在郿縣的時候,三萬人裡麵有輔兵,我們將軍這次隻有戰兵。”信使說完想想不對勁,又補充道,“當然城裡的大戶和百姓也會幫著守城的,我們將軍愛護百姓,不敢把他們算成士兵,也不會強迫他們參加戰鬥,外麵的營寨也是我們自己修的,不曾強迫百姓做工,那幾個大營外的百姓其實是城中富戶的家仆。”
......
魏延最後還是沒有去住戴陵讓人修好的營寨——主要是他擔心萬一對方有什麼陰謀,自己一時間沒有發現就會吃虧。
當然他也不打算主動進攻戴陵,主要是這些年下來,漢軍已經發現並不是每次都要儘量消滅更多的敵人,適當放走一些作戰意誌不高的敵人非但無害,還能把“不願意跟漢軍作戰”的思想傳播到其他魏軍那裡,降低他們的士氣,當然這個計策的前提是漢軍能夠一直勝利。
而戴陵則是有著多次合作經驗的老朋友了,即使是魏延這樣脾氣暴躁又愛戰鬥的將領,也不太好意思對戴陵喊打喊殺。
於是魏延一邊紮營一邊給後方的丞相送去消息,又讓戴陵的信使先回去,過兩日再來。
諸葛亮收到魏延的消息後也忍不住笑出聲來,然後大軍中的諸多將領也笑出聲,鄧艾因為是第一次參加將領會議所以不明為大家為什麼笑,還是薑維給他解釋了一下。
然後鄧艾就感慨難怪漢軍屢戰屢勝,你看魏軍剩下的都是什麼人啊。
等笑完之後,諸葛亮就給魏延回信,讓他先不要打戴陵的城,不過要求城中的魏軍要把武器交出來,還要讓漢軍派人進去城中檢查一下,防止魏軍有什麼陰謀,如果魏軍願意按照漢軍的指示辦,那麼就說明這批魏軍沒有什麼威脅,可以放任他們留在城中。
甚至還附送了一個錦囊,說是如果魏軍願意配合,就把這個錦囊交給戴陵。
魏延雖然很好奇錦囊裡麵寫的是什麼,不過他沒有偷看,而是先對魏軍傳達了諸葛亮的指示。
戴陵身邊的將領聽到戴陵傳達這個消息的時候,有一小部分忍不住表示寧願跟漢軍拚了,不過立刻被勸了下來,大部分人都認為目前的漢軍不可力敵,戴將軍這樣的緩兵之計終究是穩妥的。
既然漢軍不可力敵,那麼把武器留在身邊也就沒什麼用,還不如送到城外的大營中保存起來,還可以避免雙方產生誤會,至於一小撮將領擔心的漢軍會不會過河拆橋,把剩下的人全部殺害?戴陵也表示沒什麼大不了的,漢軍一向遵守信用,不稀罕用這種方法打仗,你們操心這個不如操心萬一把漢軍惹毛了又把五虎上將什麼的叫出來,到時候誰反對他就讓誰去對付關雲長。
在場的人員沒有任何人認為自己能打關雲長,彆說關雲長了,關雲長的兒子來了大家都要掂量下自己能走幾個回合,所以最後大家一致讚同後將軍的計策,隻要大家在這裡拖延幾天,洛陽那邊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做準備,為了陛下、大司馬和大將軍能有更多的時間準備,自己受些委屈也不算什麼。
而等沒人的時候,戴陵又再次摸出了諸葛亮給他的錦囊——說實話能得到對方朝廷內第一人的錦囊還是讓戴陵有點小驚喜的,若是將來投降,憑著諸葛亮給他錦囊這件事兒,季漢也得對他以禮相待。
就是裡麵的內容就有些讓他糾結。
諸葛亮並沒有催促他投降什麼的,而是給了他兩個選擇,若是戴陵想反正,那麼就安心在此地駐紮,等漢軍光複洛陽,就允許他公開投降,這樣他的家人也不用擔心安危;若是戴陵決心留在魏國,那麼諸葛亮建議他往東邊撤,免得到了洛陽雙方還要見麵。
至於戴陵為大魏死節這種事情,諸葛亮沒有提,戴陵自問自己也乾不出這種事兒。
畢竟為洛陽爭取三天的時間,就已經是對得起陛下了。
至於軍中的曹袞,隻是個掛名的將軍,平日裡忙著讀書,駐地在濮陽,若非陛下為了保證軍中宗室的數量,都不會被拉進軍中,如今戴陵等人緊鑼密鼓乾了這麼多話,曹袞甚至都不清楚,還在自己房中讀書。
曹袞是曹丕的異母兄弟,少時好學,十幾歲時能寫文章。性情喜歡讀書,不能中止。就藩後崇尚節儉,敦促妻妾紡線織補,成為家屬日常事務,不過才學又比不過曹植,屬於沒什麼存在感的文藝青年)
喜歡沙雕網友援北伐請大家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