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看到這裡的書友們,今日完結,後麵可能有點長,請不要耽誤吃飯時間)
不過諸葛亮最終還是壓服了朝廷中的主戰派,而是讓季漢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恢複生產、安定秩序、改組軍隊上,而且江東的反應也驗證了此前諸葛亮的判斷,即使是李嚴也不得不承認目前東吳的情況就像是被煮沸的釜,隻要保持當前的狀況,哪怕漢軍不進攻,吳軍也會因為壓力而崩潰。
事實上孫權在意識到無法戰勝漢軍的初期還嘗試派遣使臣向季漢抗議江夏、瀘州等地引誘吳國軍民逃亡的行為,不過諸葛亮隻是一句“他們也都是大漢的子民”就把自己的親哥給堵了回去。而意識到漢軍打算鈍刀子割肉之後,孫權又想要奮力一搏。
但是他很快發現如今東吳的豪強們的積極性尚不如昔日赤壁之戰前。
原因有三:
吳地百姓早已聽聞江北“無苛法、有仁政”,紛紛渡江投奔。尤其是廬江、丹陽一帶的士族,甚至暗中派人聯絡漢軍,希望保全家族利益。
江東大族見漢軍勢大,不願冒險參戰。他們擔心一旦戰敗,不僅家產不保,連性命都可能不保。於是紛紛稱病不出,或托詞糧草不足,或推諉兵力分散。
連年征戰,士兵疲憊不堪。而今又有大量逃兵、降卒在江北安居樂業的消息傳回,使得前線士氣低落。部分將領甚至開始私下聯係江北,準備留條後路。
事到如今,孫權終於開始考慮陸遜昔日的提案,打算遷都去豫章。
三國時期南方開發程度很低,雖然豫章是現代的南昌附近,不過實際上已經非常靠當時的南邊了)
不過遷都同樣是非常繁瑣的事情,所以孫權想了想後決定不要用遷都的名頭,而是南征。
他以派人去交州的名義組織了一支部隊,而由於這支部隊不需要麵對漢軍,所以朝堂上也沒人提出反對意見。
在委任陸遜替他守衛武昌,又讓太子孫登去建鄴留守後,孫權就帶著這支軍隊浩浩蕩蕩南下。
他挑選了三萬精銳隨行,其中還包括部分可靠的將領、朝廷重臣以及宗室子弟,同時攜帶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典籍文書和工匠技師。
可惜這場南遷並不順利。
進入豫章地界後,氣候濕熱,蚊蟲肆虐,許多士兵開始染病。痢疾、瘧疾、瘴氣等疾病迅速蔓延,部隊減員嚴重。
更糟糕的是,沿途的郡縣因此前的壓榨早已殘破不堪,難以提供足夠的補給。
甚至還有士兵私下議論,說這不像去打仗,倒像是逃命。
途中不斷有將領借故掉隊,有幾支部隊甚至直接消失在山林之間,據傳是受不了這樣的折磨,當了逃兵。
比如原東吳水師副將徐盛之子徐楷就在護送糧草時帶著自己的部曲調頭逃走。
不過經過艱辛跋涉,孫權終於帶著兩萬人抵達豫章。這座所謂的“南方重鎮”雖屬揚州管轄,但跟交州相鄰,一部分甚至歸交州管轄,地處贛江上遊,山川縱橫,地形複雜,且開發程度極低,幾乎處於半自治狀態。
孫權下令在此設立臨時大營,修繕房屋、安置百官、整頓軍隊。他任命張昭之子張休負責民政事務,命諸葛瑾之子諸葛恪負責防禦建設,並派遣使者前往交州通報呂岱尋求支持。
然而,安頓遠比想象艱難——豫章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低;民眾稀少,無法支撐龐大的行政與軍事體係;此地山越部落在過去的日子裡受到的打擊並不大,若是以往,這意味著又一處可以收集兵員糧草的地域,但是現在,它隻意味著山越可以襲擾邊境,意味著治安不穩。
.....
對於孫權的南遷之舉,季漢方麵並未立即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而是繼續推進移民政策,加強廬江、弋陽等地的屯田製度;對前來歸附的吳民給予土地、減免賦稅;又維持軍事壓力讓武昌等地的吳軍不能放鬆。
隨著孫權遠離建業,江東本部的局勢也逐漸失控。
丹陽、會稽、吳郡等地的地方豪族紛紛開始推諉吳國的管理,並製造意外讓孫權被派遣來的官吏閉嘴,實際已脫離中央控製,不少人在嘗試與季漢建立聯係,將自己的行為定性為棄暗投明而非割據。
麵對日益混亂的局麵,陸遜在武昌苦心經營,試圖穩定局勢——雖然他曾經勸說孫權遷都,但不意味著是這種悄悄摸摸做賊一樣的遷徙——他多次上書勸孫權回返江東主持大局,但都被拒絕。
然後他試圖私下裡讓孫權把孫登派來武昌鼓舞士氣,還是被拒絕了。
最終,陸遜隻能單方麵嘗試加強武昌的防禦,還沒有見識過火藥爆破的他對漢軍的攻城手段還停留在昔日公安陷落的印象,並寄希望能夠在防禦戰中規避漢軍的鐵船,打退漢軍的進攻。
......
在陸遜焦慮的等待中,江東的百姓和士兵的逃亡愈演愈烈。
沿江的區域的人們已經大多逃去江北,早先吳軍還試圖巡邏,不過在發現巡邏的吳軍也會逃往江北後,吳軍的駐防將領們就隻好把士兵都關在各自的城池裡了。
短短幾個月的功夫,長江南岸就要變成無人區了。
當然這麼說也不太對,準確的說依然有新的百姓遷往岸邊。但他們的目的顯然不是在當地紮根,而是尋找合適的時機逃往江北。
孫權前往南方的消息早已經瞞不住了。即使是最鐵杆的吳軍,在這種情況下也要發出質疑:
至尊是不是把我們拋棄了?
不過這種質疑很快就被另一種流言取代——既然至尊不要東吳了,我們替他操心乾什麼呢?不如一起去投漢軍,還能吃飽飯。
事實上被南北包夾的江陵就是這種情況,因為吳軍既沒有抵擋漢軍的勇氣又沒有抵擋美好生活的意誌,朱然手下的士兵逃跑的絡繹不絕——早先是值守士兵逃跑,為了防止這些士兵逃跑,朱然又派出巡邏隊,結果一夜過去後巡邏隊也跑了。
於是朱然隻能讓自己的親兵去巡邏,親兵們倒是沒有跑,不過這種高壓下的提防和巡邏幾乎沒有儘頭,很快朱然的親兵們就撐不住了。
在又一次請求撤離江陵而被拒絕後,朱然隻好痛苦地終止這種防範行為,否則在漢軍打過來之前,他的親兵就要過勞死了。
喜歡沙雕網友援北伐請大家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