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外星人和未來人,劉備顯靈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多少還是可以接受的——在外星人無形的大手下,巨大的無人駕駛客輪就這麼出現在遼東,魏軍為此專門修建了碼頭,然後拖家帶口登上了這幾艘巨輪。
相比此前橫渡太平洋然後因為速度太慢不得不依靠網友們空投物資的蒸汽船,這幾艘巨輪的航速足夠快,隻要一個星期就能抵達北美洲西岸,而且不需要駕駛人員,而是借助外星科技全自動運轉。
當然漢軍也沒閒著——借助此次機會,不少漢軍水師都上船跟著見識了一下航海,雖然遠洋航行對這個時代的人們而言為時過早,但終究能夠積攢下來一點經驗。
在麵臨這些巨輪的時候,戴陵建議大家做最後一次篩選——此去路途遙遠,怕是有生之年再也無法回到中原,若是有人打退堂鼓,不如留下免得將來後悔。
此前魏軍留在遼北主要是為了躲避漢軍,而漢軍的北進動作意味著留在遼北終有一天會被蠶食殆儘;而南歸中原幾乎不可能。所以收到大洋彼岸有另一塊大陸的消息後大部分人都覺得唯有另辟疆土,方能延續生存。
但是隨著漢軍幫助魏軍渡海,一小部分魏軍主要是沒有血債和黑曆史的那部分)開始覺得或許留下來向漢軍投降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的事情,察覺到這點的戴陵立即建議統一隊伍思想,把不夠堅決的人員留下,儘管這有自我削弱的嫌疑,但是夏侯霸、司馬師、曹爽商議後都覺得後將軍說得對。
於是魏軍在出發前做了最後一次篩選,果然有人表示希望留在這邊。
其中既有曹演這樣的通漢分子,也有夏侯威、夏侯惠這種意誌不堅決被夏侯霸踢出隊伍的。
於是戴陵等人就與他們做了道彆,並沒有發生什麼衝突。
倒是滿寵帶著一隊人馬從南方趕來這件事兒讓大家吃了一驚——大部分人都認為滿寵投降漢軍後會留在季漢朝廷裡麵當個官,順帶作為吉祥物和招牌陳群隻是留下養老,並沒有出仕),滿寵明明已經是個老頭,見到大家的時候卻非常精神:
“老夫年事已高,實在不習慣這季漢朝廷的工作,聽聞有船去大洋彼岸冒險開拓,老夫倒是也想見識見識。”
戴陵與滿寵接觸不多,不過還是上前一步:“敢問前將軍,你帶來的這支人馬——”
“有的是昔日舊部,也有以前的漢軍和吳軍。”滿寵見大家都在看他,隨即大手一揮,“看我作甚,這支人馬倒不是我召集的,隻是漢軍當中有些廝殺漢過不慣不打仗的日子,諸葛孔明便在軍中召集此等無牽掛之人,問他們可願意隨船去開拓新世界,當中願意去的無牽掛之人被他聚集起來,交由我帶著一起走,怎麼說,不歡迎麼?”
“自然是歡迎的!”戴陵連忙代表眾人表態,畢竟開拓新大陸隻怕人不夠,哪有嫌人多的道理呢?
夏侯霸自然也是東渡的人員之一,張苞作為漢軍代表來送輜重的時候嘗試挽留對方,但是被拒絕了,最後張苞隻好掏出一個包裹來:
“二舅,既然如此,我也不強求了,這裡有一樣法寶,若是你們遇到困難了,便把它供起來叩拜,並說清楚自己的困難,自然會有人來解救。”
見張苞說得神神叨叨,夏侯霸便將其接過來,毫不客氣地打開看了一眼。
然後看到了一塊劉備的牌位。
在確認張苞沒有戲耍自己而是認真的之後,夏侯霸歎了口氣,然後將其包好收起來。
但願沒有用上它的那一天吧!
夏侯霸這麼想。
......
隨著春去秋來,一批又一批魏軍及其家屬,陸續離開遼北,沿著漢軍指引的路線,踏上了通往未知大陸的旅程。
他們不知道那片土地是否真的如陳泰所說般富饒,也不知道未來是否會遭遇更大的挑戰。但他們明白,再怎麼糟糕也不會比原地更糟糕的。
而漢軍則在背後默默注視這一切的發生。
他們並未強迫任何人,隻是給出了一個選項——一個看起來充滿希望的選擇。
曆史不會記錄這場“移民”的真實動機,但在後世的史書裡,這一事件被稱為:
“大遷徙:魏軍遠渡美洲之始”
後世《新大陸風土記》載,魏人抵美洲後,先與特林基特族爭地,後沿水源南下,終在哥倫比亞河畔複建鄴都。而漢廷得報後,僅於相關檔案添“延熙三年,魏虜自絕於中國“十二字,再無後文。
二十世紀末,加拿大育空地區出土“正始七年”弩機一件,或為夏侯霸部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