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吳殘黨遠遁海外的當下,大漢終於重新安定下來。
網友們磕磕盼盼的工業技術援助勉強在這個時代搭建起來了一套基礎的工業體係,現在的漢軍能生產炸藥,能生產三酸兩堿因為有汙染,所以必須遠離人口聚集地,並且遷徙相關水源地下遊的居民),也能製造火炮和原始的熱氣球並非網友援助版,而是使用帆布、亞麻布、漆樹汁、牛皮紙做出來的原始氣囊版本,由於安全性不高,成本又貴,主要是作為技術儲備),雖然距離網友們期望的“小五金自我複製”還有一些距離,暫時也不能自行生產鐵船,短期內更是看不到鐵路的可能,不過總算走上了正軌。
目前益州學堂的學生們已經在嘗試豌豆性狀分離實驗,並嘗試著用學習水稻雜交技術,當然交州南邊被帶回來的“占城稻”也同樣列出了種植範圍當中可以不經選育直接種植,當然產量跟現代良種沒得比,但是當時已經是降維打擊了),因為姬太武來這邊的時間有限,所以大漢的農學官員們和學堂出身的學生們隻好根據老教授留下的書籍自己摸索。
隨著大漢的穩定,西域商路也在重啟當中——這一次不再是網友們空投來的物資,而是真正的西域貿易,在得知世界的另一端還有著諸多國家後,因為國內戰事結束而有些不甘寂寞的冒險主義者開始想要去世界的另一邊看一看。
......
王淩就這麼推開了家裡的門。
戰事結束數年後,軍營裡開始裁軍,最早王淩以為隻是單純的因為戰事平定大漢不再需要那麼多士兵,所以裁兵減少花銷。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事情跟他想的有點不一樣,一般情況下像他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兵是不會劃入裁撤範圍的,所以他這營的校尉把他們召集起來說要給老兵們辦退役的時候不少人都愣了一下。
然後校尉說這種裁軍會過問當事人的意見,也不是簡單地把人從軍營裡麵打發走,他們以往的軍功會被梳理起來後進行折算,允許他們回家鄉當個小吏或者多分一些土地。
這聽起來不像是裁軍,更像是一種優待,所以老兵們基本沒什麼意見,不少人甚至很高興可以長久跟家人團聚了。
不過王淩還是好奇地問了一下為什麼上官會突然頒布這種政策,校尉也答不上來,就建議他去問問陳將軍。
陳式還記得王淩,便給他解釋說打仗完了之後朝廷沒必要維持太多的兵馬,雖然現在有先帝使者們送來的良種,不過縮減一些軍隊可以降低人民的負擔,還可以把錢用於維護那些更先進的武器,比如火器營的士兵每年的火藥糜耗甚至超過了同等數量的騎兵。
最重要的是丞相認為應該讓征戰多年的將士們有機會回到家鄉,而不是一輩子呆在軍營裡,那些田地和基層官吏的職務是對這些忠誠勇敢的將士們的回報,而且士兵們在軍營裡麵識了幾個字,回到家鄉後若是有官吏蒙騙當地不識字的民眾,他們可以第一時間發現,並上報朝廷最近正在組建的士兵會。
類似退役軍人事務保障的機構,獨立於地方官吏,可以理解為朝廷借助退役士兵成立的地方監察渠道,雖然不能跟現代比,但是依然屬於降維打擊啊,當然它可能會在漫長的實踐過程中被地方勢力腐化,不過任何機構都避免不了這一點)
當然,若是有朝一日又有敵人來犯,朝廷還是會征招這些老兵。
聽到這些解釋的王淩點點頭,就這麼返回了家鄉,他的妻子此前已經帶著兒子女兒回了家,並在當地重新分到了田地,又修了房子。
聽到門動靜的瑛娘抬起頭,正看到王淩那張臉,隨即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周圍的鄰居也聽到了動靜,有幾個鄰居還是此前長安難民營裡麵認識的,於是大家問了問王淩是不是休假,得知王淩退役返鄉還在當地得了個亭長的位置後都賀喜。
送走了鄰居後,王淩又看了看自己的好大兒,王桓如今已經是個大小夥子,看起來有點虎頭虎腦。
感覺這兒子不夠機靈的王淩想了想,最後板起臉來:
“彆笑了,明天開始,跟阿父練武!”
......
在那之後又過去數年。
王淩有個埋在心裡的秘密——曹真被問斬的時候,他求來了這個劊子手的機會,幫助那些被曹真禍害過的人砍掉了腦袋,當然大部分人當時隻會留意曹真,沒人會留意劊子手是誰。
他會把這個埋秘密埋在心裡,一直帶到棺材裡去。
不過不妨礙今天他對著自己的大兒子說:
“廷掾那邊傳來消息,西邊有蠻夷要進犯大漢的邊境,所以漢軍要西征了。為父教了你這麼多年武藝,又讓你養好身體,便是有朝一日報效國家,你的命是當年你母帶著進入漢軍營地才撿回來的,如今正要報答大漢。”
“孩兒明白。孩兒已經準備好了,明日便去應征投軍。”王桓點點頭,“若是孩兒一去不回,便請阿姐和小弟照顧好二老。”
然後他就被他爹踢了一腳:“自然是要回來的!”
“曉得,曉得。”王桓立即嬉皮笑臉起來,“還要給二老帶個兒媳婦回來!”
那副欠打的樣子讓王淩想起了幾年前最後一次見到楊烈,那時候楊烈就是這麼嬉皮笑臉地把王家女兒從軺車上扶下來的。
喜歡沙雕網友援北伐請大家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