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府的光複不比大名府晚多久。
在收到大名府被宋軍攻占的消息後,完顏謀衍仔細計算了敵我力量對比,然後派了好幾批信使去金兀術那裡,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要求撤軍。
這種懦弱的逃跑主義思想如果是在一年前,肯定會被金兀術劈頭蓋臉的罵一頓。不過隨著開封的陷落,各地的金軍已經變成了驚弓之鳥,連投降的都有不少,像完顏謀衍打著保存實力的名義放棄城池的將領都顯得忠心耿耿。
金兀術也沒好意思讓對方堅守濟南府,於是允許完顏謀衍在當地搜刮了各種能搜刮的物資後撤往河間府。
此前趙桓登基的鬨劇對宋軍的影響明顯不大,以趙桓名義發往南邊的“聖旨”基本都被宋軍當垃圾燒了,順帶還割了那些使者的鼻子,於是金兀術也不再派人去做這種無用功。
在確認金軍離開後,濟南府的人們沒有急著掛上大宋的旗幟,而是謹慎地觀望,倒是曲阜的孔拯正在頭疼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
按說他爹孔蟠是大金立的衍聖公,所以他應該追隨金人北上,不過看金人這架勢,顯然是胡虜無百年之運,再說哪有衍聖公離開家鄉的道理呢?
可問題是當年靖康之變發生後,時任衍聖公的孔子第48代孫孔端友,帶著據說是昔日孔子的弟子子貢按照孔子和孔子妻子樣貌雕刻的一對木像跟著高宗南遷又在南邊建造了一座新孔廟,自家這個衍聖公理論上含金量比較著急,留下來同樣沒什麼前途,考慮到自家老爹當年表現得不夠忠心,孔拯覺得大宋的官家如果隻打算保留一家衍聖公的話肯定不會選擇自己。
一時間他有種裡外不是人的感覺,堂堂衍聖公,居然要被逼的不知道該走哪條路了!
在經過仔細思考後,孔拯最終沒有選擇跟隨金軍北上,而是在府中閉門謝客,開始寫《賀大宋光複山東表》
......
嶽飛此刻還沒到濟南府。
準確的說,收複大名府後,嶽飛又遇到了與此前不同的問題。
相比開封地區的百姓,更加北方的漢人似乎對官軍的信任度不是太高。
這種不信任不是指“據塢堡自守”或者“不肯迎接王師”,而是另一種更加冰冷的態度。
儘管有太行義軍這樣的存在,但是不代表所有的北方漢人都熱衷於迎接宋軍打回來。
事實上收複大名府後,許多普通百姓如同昔日開封附近的百姓一樣來歡迎官軍,反而是一些漢人豪強表現出不信任——當然信任嶽家軍的也有,但是當中一些人表示當初嶽家軍來了北邊又走了,若是這次來了又走,該如何?
嶽飛回答,這次不走了,官員已經打過黃河,現在還要打過清河,打去燕雲十六州,重新恢複漢唐光輝。
當然後方的官家在電台裡主要強調是大漢)
另外官家說了,上次打到朱仙鎮又撤了,是官家對不起北方的軍民,如有軍民不信宋軍的,隻要不為金軍傳遞情報,不襲擾宋軍,宋軍就允許他們繼續掛著金國旗幟,在此地等著,坐看宋軍成敗!
這話一出,豪強們的臉上就掛不住了,真要這麼乾,那就是哪一方都是亂臣賊子的表現了,將來哪一方勝了最後都饒不了他們,從目前的情況看,南邊那位官家下了罪己詔後似乎反而靠譜了一些,於是豪強們表示再相信一次。
......
事實上春天發起的西夏平定作戰比起像滅國之戰,更像一場大部分時間都在武裝郊遊和武裝賑災,真正的相對硬仗一些的也隻有興慶府一戰。
整個作戰過程不到四個月,而等到興慶府被攻下,剩餘的地區幾乎是傳檄而定,甚至還有一些西夏軍民迫不及待投降於是提前派人來取告示的。
目前留守西夏的吳璘部目前最大的任務是保障各地的通訊——因為無線電台不可能發到基層,所以西夏大部分地區依然在用馬匹來傳遞信息。
而平定西夏後,朝廷給韓世忠和吳璘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想辦法和西遼以及蒙古取得溝通,讓對方意識到大宋已經取代了西夏,並想辦法減少邊界摩擦。
至少在平定金國之前減少邊界摩擦。
結果韓世忠見西夏平定,就心急火燎帶著人要去東邊,免得鵬舉趁著他不在就打去北邊了,這事兒就變成了吳璘的活,好在官家沒有把四川的治權拿走,所以吳璘也沒有太敏感,而是想辦法派遣使者。
然後使者們就發現這活不太好乾。
去西遼的這一支使者到了西遼後倒是沒有被刁難,不過他們得知了另一個消息,出發前大家都以為西遼的統治者是耶律大石,結果到了西遼才知道,對方去年就死了,如今掌權的是他的遺孀感天皇後蕭塔不煙。
畢竟大石兄的兒子耶律夷列實在年幼,要不是西遼的處境同樣不是太好,使者們懷疑再出個西遼版陳橋也不奇怪。
當然這事兒隻能私下想。
蕭塔不煙對使者們的到來反應比較平淡,雖然幾年前耶律大石在世的時候還想著有朝一日要打回中原,滅掉金國,解救那些被女真人壓迫的契丹人,還經常在外交上試圖讓西夏、白韃靼站在自己這邊,不過隨著耶律大石的去世,這個政策的執行也消停下來。
主要是西遼在十多年前以六院司大王蕭斡裡刺為兵馬都元帥,敵刺部前同知樞密院事蕭查刺阿不為副元帥,率領七萬騎兵東征金朝,結果萬裡征程“無所得,牛馬多死,勒兵而還”。耶律大石還感慨“皇天弗順,數也!”
然後第二年聽到消息的金軍反過來再征西遼,同樣被中間的道路拖累,進入沙漠後又被西遼軍隊的伏兵多次攻擊、糧草斷絕,人馬凍死很多。金軍副將還是契丹人出身,得知父兄妻子都在遼軍中後率部下起義,大敗金軍。
然後金軍和西遼軍發現雙方隔得太遠,互相攻伐是件很劃不來的事情,於是各自偃旗息鼓,加上西遼擊敗塞爾柱帝國後在當地收服了不少附庸國,滿足於征收一小筆年貢和把一名沙黑納派駐在那裡,還願意幫助附庸國鎮壓叛亂、迎擊敵人,附庸國王們覺得很劃算,於是這個區域的環境還挺穩定。
喜歡沙雕網友援北伐請大家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