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軍師覺得有點不對勁。
漢中之戰後不久,主公就在大家的勸進下稱了漢中王,然後分封諸臣,其中雲長等人遠在荊州,所以他們的封賞是由費詩費公舉傳達的。
結果公舉返回後跟自己說,雲長當時不滿,還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好在公舉臨行前自己早有預料,與其商議過若有此類事情應何如處理,果然雲長聽聞公舉的勸告後就欣然接受封賞。
公舉完成送官誥的任務後在荊州休息了一天才走,臨行前本來想看看雲長可有事情要回告成都,卻不想找不到雲長,詢問他人,也不曾找到,於是費詩隻好留下來等待,直到傍晚才碰到雲長,後者說自己孤身外出打獵,故而無人知曉其去向,又說大王定然知道自己所想,沒什麼要回告成都的。
於是公舉隻好滿腹疑惑地回到成都,將雲長的話轉告大王,當時自己也在場,大王果然如雲長所說,大笑幾聲,就讓馬良馬季常去荊州接替潘濬潘承明,後者則來成都擔任益州刺史這個官職在這個時期是空檔的,劉備本身是益州州牧,稱帝後益州州牧也空下來,直到後來劉禪時候諸葛亮兼職,再後來諸葛亮薨,益州刺史這個職務才重新出現,由蔣琬擔任)。
此外武陵從事樊胄、零陵北部都尉習珍也被火速提拔,又讓馮習馮休元帶五千人馬護送馬良,一同操作下來之後主公才看向自己,仿佛想起來什麼一樣尷尬地笑了笑,這才咳嗽一聲問道:
“軍師,可是孤的安排有何不妥?”
自己當時回答前看了一眼法正法孝直,後者輕微搖頭,表示此事不是他出的主意,於是自己便詢問主公為何要調換人手,須知一來一往損耗不少,益州剛剛打完漢中之戰,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如此調動兵馬,可是大王又想在哪裡作戰?
結果主公哈哈一笑,表示隻是有備無患罷了,然後又與其他人做了囑咐。
此外翼德、孟起、漢升等人也一副臉上藏不住事兒的模樣,子龍雖然看著與平時無異,不過諸葛亮覺得對方八成也知道些什麼事情。
不過主公當時在召見群臣,自己也不好多說些什麼,隻是將疑問憋在心裡,等散會後再看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待議事完畢,諸葛亮便起身要離開,但他還沒出府就被人拉住衣袖,轉身看去卻是法正,後者左右張望了一下,才低聲道:“孔明可覺大王今日舉止有異?”
“孝直亦有此感?“諸葛亮目光掃過庭院中的侍衛,見皆在十步之外,方以袖掩口道:“調潘承明回成都尚可解為製衡荊襄士族,然急遣馮休元率兵東出卻是...”
話音未落,忽見趙雲按劍而來,遠遠看到兩人便招呼道:
“軍師、尚書令,大王請二位速往偏殿議事。”
他眼角餘光瞥見廊下侍衛,然後又讓自己的聲音大了一些:“關於漢中屯田之事。”
.......
子龍將軍所說的話不是給自己聽的,而是給彆人聽的。
這樣將來若是有人打聽主公為什麼會突然留下自己和法孝直,便會得知屯田之事——如今曹賊雖然退卻,但是漢中百姓也都被遷走,益州軍民奮戰數年,所得不過一片白地,如今陛下委任魏延擔任漢中太守,總要想辦法維持當地軍隊生活,屯田便是當務之急。
諸葛亮看了一眼法正,確認對方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便沒再多言,而是跟著趙雲一起進入議事偏殿。
他看到劉備負手立於益州輿圖前。張飛正對著地圖比劃著什麼,見自己三人入內,急忙住嘴。黃忠與馬超分立兩側,見到自己也是點頭示意,卻不曾開口。
聽到腳步聲,劉備這就麼轉過頭,示意趙雲把門關上,後者遣散門口的侍從,親自在外麵關門,又按劍把守門口。
這是有大事兒要說。
諸葛亮尋思了一下,覺得很可能主公真的想再趁著登漢中王之位後打一仗,隻是不知道要去打哪裡——上庸順流而下可攻襄陽,隻是戰事不利不好退卻,湘水之盟後長沙、桂陽被劃分給孫家,按照主公的麵皮怕是不好意思主動掀起戰事,若是關將軍自江陵發兵攻打襄陽倒是可以,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主公會讓馮習帶兵去荊州,想來是怕荊州兵力不足...
他還沒想完,就看到劉備大步走過來,抓住法正的手:
“孝直,近日身體可好?”
法正被這突如其來的關切弄得一怔,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拱手道:“勞大王掛懷,臣身體尚可。”
持續兩年多的漢中之戰固然讓法正的名字為世人知曉,但是長久的戰爭壓力影響?和法正本身睚眥必報的性格也嚴重損害了法正的身體健康,諸葛亮本人勸過法正,又讓孟達寫信規勸,好讓法正多休養身體,不過這又有奪權的嫌疑,所以諸葛亮隻能點到為止。
不想今日主公突然提起此事,諸葛亮隨即就把希望寄托在劉備身上。
然後他聽到劉備說:
“孤已經派人去請華佗神醫,為孝直調理身體,還有軍師也是,平日不可太過操勞,要留著有用之身,才好將來跟孤一起匡扶漢室!”
華佗曆史上這個時候已經被曹操讓人拷打致死了,不過本書是縫合怪,關公還沒刮骨療毒,所以華佗還沒死)
主公關心臣子的身體當然是美談,不過諸葛亮認為劉備不會僅僅為了此事留下兩人,所以肯定還有情況,然後他就看到劉備一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模樣。
喜歡沙雕網友援北伐請大家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