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整個人都不好了,守城的時候防守的一方靠著城牆可以抵禦10倍甚至百倍的敵人,但如果想把對方留下來,恐怕需要有霸王或者光武那樣的本領才行,他想了想,意識到馬良可能是希望自己承擔衝鋒陷陣的任務,畢竟對方怎麼看都是文官。
於是他總結了下自己以往的經驗,說道:
“雖然已知曉吳軍會來偷襲,不過沿途總該做些戒備,我來的路上觀沿途並沒有烽火台,不如趁著吳軍未來,沿江上下,每二十裡選高阜處置一烽火台,倘吳兵渡江,夜則明火,晝則舉煙為號,以此請關將軍回師一擊,便可破敵。”
“可能不太好使。”馬良擺擺手,“本來我們也是想造的,不過呂蒙他們定然會讓手下扮作商人來回在江上奔波,把守的士兵見多了總會懈怠,對方來夜襲的話,便全都要折損。”
“那也可沿江設假烽燧,真烽火台卻隱於二裡之外山林中——”於禁話說到一半覺得不妥,若是沿江的烽火台能在沒防備的情況下被拔了,那麼靠近內側的烽火台也發揮不了太大作用,於是他決定換個思路:
“那或許可以試試詐降,我觀這江陵城險峻,又有翁城,吳軍來襲,便讓守城之將表示願意投降,引他們入翁城,到時候萬箭齊發,先射殺入城之人,若是吳軍大將入城,便是一大功,隻是不曉得有沒有辦法取信於吳軍,最好是此前有往來之人...”
然後他看到馬良撫掌大笑:“有的,於將軍,有的。”
......
徐晃終於撤回陽陵坡。
此前的進攻成了送菜,不但殷署、朱蓋折損了兩千人馬,他自己那五百精銳也有兩百折損在斷後之中,心疼不已的徐晃忍不住感歎,若是下次再在戰場上見了關雲長,絕對不會認為對方驕傲自大之人了。
這計策多損啊,不但預料到了自己的偷襲,還反過來自己生火騰煙吸引前麵的魏軍不要逃走,追自己的時候也緊緊咬住不放,若非自己當機立斷留下人斷後,怕是跟自己去的五百人都會在這種漫長的追逐戰中掉隊,最後能跑掉幾個就不錯了。
他一邊收攏兵馬一邊想辦法向樊城送信,如今首戰不力,徐晃已經把作戰計劃從“擊潰關羽”改成了“鼓勵樊城守軍讓其不陷落”,然後等待魏王大軍。
畢竟他手上這些都是新兵,若是今天勝利了,打掉了關羽軍的士氣也就算了,今天敗成這樣,再跟關羽軍正麵作戰,徐晃懷疑他們就算不反向衝鋒,起碼得一觸即潰。
所以原定的“先挫傷關羽軍銳氣,再聲東擊西攻打四塚”的計劃就不得不改一改了,徐晃知道關羽軍的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無異於拿著人命去填,而且八成填不下來己方就嘩變了,所以他隻好采取跟關羽軍對峙的措施,防止對方全力攻打樊城。
樊城這邊的曹仁眼睜睜看著徐晃采取於禁的戰術,忍不住發出了哀歎聲——主要是最近洪水有退去的跡象,雖然關羽軍的水師又退回了漢水,不過襄陽依然被隔斷當中,襄陽守將呂常的情況其實比樊城曹仁這邊更困難,隻不過王甫這邊沒有強行攻打襄陽,而是以隔斷對方通訊、防止對方出來切斷糧道為主。
關羽軍的大部分主力都在攻打樊城,畢竟隻要打下樊城,,襄陽就是一座孤城,除了投降外沒有第二條路。
這也導致曹仁的壓力非常大,自從洪水退去,外麵的荊州軍就又重新開始打造之前那種工程器械,曹仁曾經想過要反製,但是最後均以失敗告終。
當拋石機的聲音再度響起的時候,被浸泡了多日的樊城的城牆終於開始垮塌。
荊州軍嘗試了一次攻城,雖然最後被曹仁趕了出來,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失去了城牆的保護之後,樊城守軍明顯不是荊州軍的對手,它的陷落隻是時間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徐晃也不能慢悠悠搞對峙了,他不得不帶著剛被鼓舞了士氣的軍隊嘗試攻打荊州軍設在四塚的營地,這裡被關羽軍打造得跟鐵桶一樣,正麵硬剛肯定要吃虧。
不過這次徐晃同樣沒有莽撞進攻,而是先讓人射了一封信。
在經過慎重的考慮後,孫權終於決定跟曹操聯合,還給對方寫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不過曹操與董昭商議後認為,保密對曹軍無益,泄密對曹軍無害,不如把信的內容泄露給關羽,還能讓對方進退兩難。
徐晃讓人射的就是這封信的原件——為了避免複製品無法取信關羽,這封信還是用快馬從長安送過來的。
他原本以為對方對方看到這封信後會軍心動搖,至少會質疑,沒想到箭射進去沒多久後關羽就引著一隊人馬出來喊他答話。
於是徐晃也引著一票人馬出寨:
“雲長,孫仲謀要偷襲荊州了,你快回去吧!”
然後他聽見關羽遠遠喊道:“多謝公明告知,你這般把孫權寫給曹孟德的信泄露出來,為兄承你這個情了,將來孟德追究起來,你可以來投奔我!”
啊不是,我不是泄密啊,我是奉命行事啊!
喜歡沙雕網友援北伐請大家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