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已經是這本書第三次寫完結感言了,應該也是這本書最後一次完結感言。
五虎上將篇比較短,其實主要就是荊州篇和長安篇,很多內容正文中已經有過一次了,就不再重複寫一遍浪費時間了,特彆是各種種田細節。
火藥的製作是從劉備他們長安回來返回自己的時間線後就開始製作的,從219年八月到220年5月,以劉備當時控製的益州作出來一些火藥沒什麼問題,不過這些火藥肯定不會太多,因為劉備沒有時間慢慢消化涼州。
其實還有一些細節沒寫,比如曹操聽完流言後想起來當初三馬食槽是賈詡給自己解釋的“祿馬,吉兆也。祿馬歸於曹,王上何必疑乎”,但是賈詡也是害死自己好大兒的主謀之一,沒準是為了坑自己才往歪了解釋。
又或者張合到了樊城吃了關羽的虧,然後驚聞五子良將除了已經死去的樂進外其他三個有兩個被關羽揍過,沒被揍的那個是關羽好兄弟,頓時懷疑自己被算計了。
不寫這些一個是因為會占據很多篇幅,又要拖好久,另一個是因為這個時間段劉備陣營也有很多人壽命將至了,所以後麵就不再細寫了,一筆帶過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大家看書畢竟是為了高興。
劉備打涼州和長安跟開掛了一樣也有這個因素,不然拖個幾年慢慢種田法正等人該看不到攻下長安的那一天了,相關內容可能有點過於理想,不過古代打仗就是這樣,要麼雙方對峙好幾個月都分不出勝負,要麼勢如破竹,無論哪種情況都可以在曆史上找到對應的例子,劉備這邊屬於有心算無心,外帶曹操這邊本人身體不好,手下還吃了好幾次敗仗,士氣低落,勉強也說得過去。
不過長安一戰基本把劉備軍的積蓄用光了,甚至某種意義上是貸款打仗來自涼州豪強和羌人的支援),這就是為什麼後麵要用七年來慢慢完成統一戰爭——沒有網友們的幫助,漢軍也是要種田吃飯的。
關羽這邊實在趕不上長安之戰了,不過打襄樊,分散曹軍注意的工作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曹軍為什麼總體上還有兵力優勢但是在長安地區的時候卻隻能用差不多的兵力迎戰。
還有一些其他細節就不寫得太明白了,請讀者老爺們自由發揮想象,正篇中出現的一些人物因為戲份已經很豐滿了比如劉琰、李嚴、司馬懿、曹洪等人),所以番外裡就不專門寫他們了。
其實本來還想寫戴陵在長安被俘虜的彩蛋的,不過想了想還是不迫害他了,手動滑稽。
以上是五虎上將篇的一些補充,番外總算控製在幾萬字的範疇,希望大家看得開心。
下一本是網友們援助長征,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肯定要套皮,番茄這邊不套皮的作品基本結局都是小黑屋,不過考慮到被套皮的對象在1935年的時候還在紅四,所以戲份少的可憐隻能存在於背景中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作者需要先休息一段時間,然後理一下大綱,再準備些存稿,等開新書的時候新書會有個龍套樓,願意客串網友、長征時間線的人們的書友可以留名,記得把名字、性彆寫清楚,人設不要太誇張太過誇張的肯定寫不進去)
咱們下本書見。
喜歡沙雕網友援北伐請大家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