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後,楊辰他們的飛機降落在了江南武盟的一個機場。從飛機上走下來,眾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同時也帶著一種對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期待。接下來的路程他們要乘車過去了,而他們的目的地——李文昊的家鄉,那個江南的小鎮橋鎮,正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到來。
橋鎮,如同一位沉睡在江南水鄉畫卷中的仙子,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這個小鎮因鎮內有幾條小河交錯而過而得名,河上修了很多的橋,這些橋不僅是連接兩岸的通道,更是橋鎮曆史與文化的見證。
當楊辰他們乘坐的車輛緩緩駛入橋鎮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碧綠的稻田。在陽光的照耀下,稻田仿佛是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微風拂過,稻穗輕輕搖曳,泛起層層綠色的波浪。遠處,青山連綿起伏,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進入小鎮,古老的街道蜿蜒曲折,青石板路散發著歲月的痕跡。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白牆黑瓦,木窗雕花,充滿了江南水鄉的特色。這些建築有的是傳統的民居,有的是古老的店鋪,它們靜靜地訴說著橋鎮的曆史與故事。
沿著街道前行,不時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坐在門口,悠閒地曬著太陽,臉上洋溢著平和的笑容。孩子們在街道上嬉戲玩耍,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和繁華,隻有一份寧靜與祥和。
橋鎮的小河是小鎮的靈魂所在。河水清澈見底,可以看到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弋。河麵上,一座座古老的石橋橫跨而過,有的石橋小巧玲瓏,有的石橋雄偉壯觀。這些石橋的造型各異,有的是拱形的,有的是平板的,每一座橋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站在橋上,俯瞰著河水,微風拂麵,帶來一絲清涼。河水在橋下緩緩流淌,發出潺潺的流水聲,仿佛在訴說著小鎮的過去和現在。河邊,垂柳依依,柳枝隨風飄動,如同綠色的絲帶在風中舞動。一些婦女在河邊洗衣服,她們一邊忙碌著,一邊聊著家常,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橋鎮的小巷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小巷狹窄而幽靜,兩邊是高高的圍牆,牆上爬滿了綠色的藤蔓。走在小巷裡,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過去。小巷裡偶爾會傳來幾聲鳥鳴,讓人心曠神怡。在小巷的儘頭,往往會有一座古老的庭院,庭院裡種滿了花草樹木,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在橋鎮的周邊,還有一些美麗的田園風光。田野裡,油菜花盛開,金黃的花朵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遠處的山坡上,桃花、杏花競相綻放,粉的如霞,白的如雪,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在這裡,人們可以儘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橋鎮的人們熱情好客,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歡迎著每一位來到這裡的客人。在小鎮的茶館裡,人們可以品嘗到正宗的江南茶,聽著老人們講述橋鎮的曆史和傳說。在小鎮的餐館裡,人們可以品嘗到美味的江南美食,如紅燒肉、清蒸魚、蟹粉小籠包等,讓人大飽口福。
楊辰他們來到橋鎮後,被這裡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仿佛忘記了一切煩惱和疲憊,沉浸在這個美麗的小鎮中。他們知道,這裡是李文昊的家鄉,是他成長的地方,這裡充滿了他的回憶和故事。他們帶著崇敬的心情,在這個小鎮上尋找著李文昊的足跡,感受著他的精神。
楊辰他們按照資料上顯示的地址,緩緩往李文昊家而去。一路上,他們的心情都格外沉重,既懷著對李文昊的深切緬懷,又對即將見到他的家人充滿了緊張與期待。資料上說,李文昊家裡有個年近七旬的母親,父親已經去世了,還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孩,在上初中,而老二是個男孩,在上小學。媳婦是在當地開了一家茶館。
當他們逐漸靠近茶館時,遠遠地便看到了那座古色古香的建築。茶館的門匾上,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茶館周圍綠樹成蔭,環境清幽,讓人不禁心生寧靜之感。
然而,當他們走近茶館時,卻看到了極不和諧的一幕。隻見幾個身上有紋身的外地遊客,正坐在茶館的一張桌子旁喝茶。他們的舉止粗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傲慢與無禮。
其中一個身材魁梧的遊客,趁著李文昊的媳婦劉氏倒茶的功夫,竟然伸出手摸了劉氏的手。劉氏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她連忙縮回手,臉上露出憤怒的表情。
“你乾什麼?”劉氏怒視著那個遊客,大聲質問道。
那個遊客卻不以為然,臉上露出一絲猥瑣的笑容。“嘿嘿,老板娘,你的手真滑啊。”他說著,還舔了舔嘴唇,一副色眯眯的樣子。
劉氏氣得渾身發抖,她指著那個遊客說道:“你太過分了!請你放尊重一點。”
另一個遊客也跟著起哄,他陰陽怪氣地說道:“老板娘,彆這麼小氣嘛。我們來這裡喝茶,就是想找點樂子。你陪陪我們,我們多給你點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