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三人跳樓的那一刻,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緊接著,警笛聲劃破長空,一輛輛警車風馳電掣般朝著爛尾樓駛去。警察們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也包括了胡月,他們迅速展開行動,拉上了醒目的警戒線,將現場嚴嚴實實地封鎖起來。
負責現場勘察的刑警們,身著整齊的製服,表情嚴肅而專注,他們小心翼翼地在樓周圍搜尋著每一個可能有用的線索。他們一寸一寸地檢查著地麵,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痕跡,哪怕是一片小小的紙屑、一個模糊的腳印,都可能成為解開謎團的關鍵。然而,除了喬三人跳樓後留下的慘狀,現場再無其他人的蹤跡,沒有可疑的物品遺留,沒有打鬥的跡象,一切都顯得那麼詭異。
與此同時,另一組警察馬不停蹄地趕往醫院。他們深知,醫院作為喬三人跳樓前的最後停留地,那裡的監控錄像至關重要。在醫院安保人員的配合下,他們迅速調取了喬三人所在病房及周邊區域的所有監控視頻。
監控畫麵一幀一幀地播放著,警察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令人奇怪的是,從始至終,除了醫護人員正常的查房、換藥畫麵,並沒有發現其他人與喬三人有過接觸。整個過程看起來平靜無波,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
隻是,據當時負責照顧喬三人的護士回憶,剛進醫院的時候,這三人的態度極其蠻橫無理。護士給他們換藥時,喬不僅大聲叫嚷著疼,還對護士惡語相向:“你們這些人怎麼做事的?動作這麼慢,是想害死我嗎?”旁邊的兩個同伴也跟著起哄,對醫護人員指手畫腳,完全不把彆人放在眼裡。病房裡的其他病人都對他們的行為側目而視,敢怒不敢言。
護士們都感到十分詫異,不明白這三人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轉變。而現在,他們又突然跳樓身亡,這一係列的變故讓整個事件愈發撲朔迷離,仿佛籠罩在一層厚重的迷霧之中,讓人看不清真相。
滇北警察局裡,燈光如豆,在寂靜的深夜中散發著清冷的光輝,胡月獨自坐在辦公桌前,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因他的凝重而變得壓抑。他雙眼緊盯著電腦屏幕,屏幕上閃爍的光影映照在他滿是疲憊卻又透著執著的臉上,那是關於喬三人事件的各種資料,密密麻麻的數據、監控截圖、證人證言,仿佛一張無形的大網,將他緊緊困在這複雜的案件之中。
胡月眉頭緊鎖,眉心處擰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他緊繃的心弦上。他深知,這起事件遠非表麵看上去那麼簡單,絕不僅僅是幾個外國人的個人問題。從街頭巷尾民眾們的熱議,到網絡上如潮水般洶湧的輿論,都清晰地表明,此事背後牽扯到的是社會風氣、國際交流以及民眾情緒等諸多複雜因素,猶如一團亂麻,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更大的風波。
為了查明真相,胡月帶領著他的團隊熬過了一個漫長的黑夜。他們穿梭在醫院的各個角落,一遍又一遍地查看監控錄像,不放過任何一幀畫麵,哪怕是畫麵中一閃而過的黑影,都要反複甄彆;他們走訪了每一位可能知曉內情的醫護人員、病友,仔細詢問喬三人在醫院期間的每一個細節,從他們的飲食起居,到情緒變化,事無巨細。
然而,經過一夜艱苦卓絕的查找,所有的線索仿佛都走進了死胡同。他們沒有找到任何能夠證明喬三人是他殺的可能。監控錄像顯示,除了正常出入的醫護人員,沒有其他人在關鍵時間段進出過病房;病房內沒有打鬥的痕跡,喬三人的體表也未發現任何外力傷害的跡象;現場勘察人員在爛尾樓周圍細致搜索,同樣一無所獲,沒有可疑的腳印、物品,一切都乾乾淨淨,仿佛這三人就是自行決然地走向死亡。
無奈之下,警察局隻能按照現有證據,將這起事件定性為自殺。隨後,官方把這個消息發了出去。可胡月的心裡卻始終沉甸甸的,一種莫名的感覺如影隨形。
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酸澀的太陽穴,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喬三人白天裡囂張跋扈的模樣,尤其是那個喬,眼中都是滿滿的傲慢與不屑,仿佛根本不把他人放在眼裡,更彆提尊重夏國的法律和習俗了。這樣的人,真的會突然良心發現,選擇以死謝罪嗎?胡月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可眼前的證據又確鑿無疑,讓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第二天,喬三人從爛尾樓縱身一躍、暴斃身亡的消息,宛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平靜的社會湖麵激起千層巨浪,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迅速衝上了熱搜第一名。一時間,整個社會陷入了一場沸沸揚揚的激烈討論之中。
街頭巷尾,人們三五成群,議論紛紛。菜市場裡,一位大媽手提著一籃青菜,臉上滿是憤慨之色,對著旁邊的攤主說道:“你瞧瞧,這三個黑人留學生簡直壞到骨子裡了!咱夏國好心收留他們,給他們提供高昂的獎學金,供他們吃穿不愁,讓他們能安心學習知識,可他們呢?乾的都是些什麼缺德事兒!騙了那麼多咱們夏國的姑娘,把人家的感情當兒戲,還糟蹋了人家的身子,最後落得這麼個下場,那真是死有餘辜,活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