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就在她憂慮此事時,森石走了過來。
“巫西棲,這個土陶要現在燒製嗎?”他問道。
西一棲抬起頭,看向一旁,隻見地上已經堆了許多土陶罐子了,它們形態各異,大小不一。
顯然,族裡的老人上手更快,一上午做好的罐子完全可以燒製一窯了!
“不,”西一棲輕輕地搖了搖頭,“這些土陶罐子最好等到完全晾乾之後再燒製。”
森石聞言,微微點頭。
西一棲站起來,對還在製作的孩子和老人說道:“這些就已經足夠了,我們先等這些晾曬乾燒製一土窯後,再繼續做吧,大家都辛苦了。”
關於土陶,是西一棲讓老人捏製成各式各樣不同大小的,是想要試試形狀是否會影響成功率。
黏土帶回來也不容易,先燒一窯看看也費不了多少功夫。
得多嘗試,早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嘛!
眾人聽話地停了手。
自從西一棲成為巫以來,部落的食物變得越來越豐富,日子也在慢慢地變好,大家對她的話自然是信服的。
“我們把這些罐子放在空地上自然晾乾就好,你們快去休息一會兒吧!”西一棲指著一片沒有樹蔭遮擋的空地說。
眾人利索地把陶土罐子擺好了。
西一棲則蹲在地上,一個一個挨個檢查,尋找有沒有質量明顯不合格的“產品”!
一邊檢查一邊盤算著接下來的安排。
等晾乾以後就要開始燒製土陶了,儘管並不了解,但是西一棲可以肯定的說:受熱是否均勻絕對會影響土陶燒製的成功率。
怎樣能使土陶受熱更加均勻呢?
除了土窯的設計以外,還可以從燃料下手!
昨日,自己跟著孩子們一起挖了兩個土坑:一個是用來燒製土陶的,另一個則是用來燒製木炭的!
燒製木炭的方法,西一棲倒是在節目裡看過。
木炭是由木材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形成的。
所以,炭窯與陶窯的構造不同,這一點顯而易見。
早在數日前,森石阿公與其他族中的長老們便已著手準備,砍製了大量尺寸統一的硬木。
硬木因其堅密的質地更適合作為燒製木炭的材料,而刻意保持木材的長度和粗細一致,則是為了便於堆放和燒製。
西一棲早就想嘗試製作木炭了,現下正是最好的時機。
族裡的老人經曆了長途遷徙與漫長勞作,他們的身體遠不及現代老人那般硬朗,原始生活早就在他們身上烙下了傷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