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分類,狼的亞種分類是11種。
而根據itis分類,也就是“綜合分類學信息係統”來分類,狼分為39個品種。
前者,是科學分類,後者是管理分類。
一般來說,國內是使用前者的,畢竟後者是北美那邊弄的,主要是負責分類北美和加拿大的野生動物,不過後麵也逐漸擴展到了全球範圍。
“這是狼?”
方芳一臉驚訝的看著兩隻沒斷奶的小家夥,陳澤點了點頭,說道:“化驗個dna,看看是什麼品種的!”
“好!”
這是方芳的活兒。
“芳姐,提取器!”
有工作人員立刻就給遞上來提取樣本所用的工具,這是一種類似於“胰島素注射器”一樣的道具,可以無痛的紮到動物的體內,進行血液的提取,畢竟dna的檢測,血液檢測是最穩定的。
毛發什麼的,其實並不能非常準確。
兩隻小家夥被嚇一跳,嗷嗷叫的被提取了血液,其實不疼,但是害怕!
抽了血之後,兩隻小家夥就被一旁的工作人員給抱走玩了。
動物園每天都要檢測一批動物的dna,尤其是新生動物的dna,要不斷的確認動物不會出現近親交配的問題,以及確保動物是否罹患基因病。
這些都是可以檢測出來的。
在檢測出來之後,如果是出現近親交配,那就需要隔離,然後做檢討了,因為動物園動物交配之前,也是需要重複做基因檢測的。
甚至包括胎兒也是要做檢測的,當然除非是檢測出來真的有必要墮胎,大部分都是生理性的殘疾,在胎兒還沒發育的時候就被取消妊娠。
這是最科學的辦法,不要說什麼殘忍,實際上殘疾的幼崽被生下來,最終還是人類來養,動物會毫不猶豫的拋棄殘疾的新生兒,因為在動物的基因裡,就本能讓他們拋棄這些殘疾的=新生兒,養不活的。
就算是能養大,那又如何?
父母養一輩子?
你也太看得起野生動物了。
彆小看了這些檢測,每次檢測成本高達300元,這還是這些年把檢測相關的成本打下來的原因,這要放二十年前,一次檢測成本高達2000元,那可是二十一世紀初的2000元,那階段大部分工資才幾百。
300元放現在是不多,可能就一頓火鍋的價格,可問題是,陳澤動物園每天動物檢查會超過1000份,而且不斷有新的動物加入進來,不要以為隻檢查大的動物。
一條魚,一隻鳥,也都是要檢查的,因為這些動物也是大自然裡的一種啊。
彆以為陳澤動物園裡動物不多,海洋世界那邊,一個超大魚缸裡,光海洋魚類就超過三萬條,這還沒算彆的海洋生物呢!
這些都是要做dna檢查,然後建立動物園自己數據庫的。
從動物園的實驗樓建立好,dna檢測和基因庫就已經開始折騰了,到現在動物園裡動物都還沒完全做完一次體檢呢!
這工作量大的很。
檢測的速度現在是非常快的,因為現在科技發達,以前都還需要人工比對,但是現在不需要,直接機器就給你全部搞定,圖譜也好,報告也好,都能給你直接弄出來。
陳澤這算加急,一個小時不到,結果就出來了。
“日本狼?”
陳澤一臉愕然的看著方芳,作為陳澤的學姐,陳澤沒大沒小的叫她“芳芳”,反正她也不知道姓氏位置上的“fang”,是“方”還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