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的波長是不一樣的。
陽光是太陽所有頻譜的電磁輻射,但是在進入地球之後,會被地球的磁場和臭氧層等之類的過濾一遍,照射到地球表麵,可以分為紅外線紫外線和可見光。
一般來說,廣義的定義其實就是可見光,但實際上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才是霸主。
陽光對地球非常重要,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整個地下溶洞內真正讓人驚訝的就是有陽光,而一旦有了陽光,這裡發現植物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新的無人機更替了模塊之後,很快也進入到了這個巨大的溶洞,整個溶洞的麵積非常之大,超過了上麵湖泊的21平方公裡,目前還沒探測完畢。
而等裝備了光譜儀的無人機進去之後,很快就給出了分析。
這個水晶,還真的折射了陽光。
關鍵是,折射的陽光流明度還非常高。
一般來說,在日照好的情況下,每平方米的照度大概是10萬流明或10萬勒克斯,這倆差不多。
而現在呢?
整個地下溶洞的光照肯定是不正常不健康的,因為水晶位置和距離的問題,有一些地方的日照要更加強烈,甚至達到了1200萬流明,但是有的地方隻有1萬甚至是不到1萬的流明度。
可這樣的分布,卻經過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演變之後,讓整個地下溶洞都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生態。
“真的……離譜啊!”
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會出現呢?
但就是出現了。
實際上,很多人們以為的“奇跡”,是大自然的經過億萬年選擇之後留下來的。
在曆史的場合之中,它可能隻是一次偶然,然後就被保留了下來,但是在人類的眼裡,這就是大自然的奇跡。
說白了,在時間的麵前,一切的奇跡,不過就是所有可能性窮舉之後留下的幸存者。
說白了,在大基數麵前,一切可能性都會成為可能。
隻要是有可能,那在時間和大自然麵前,就都不叫事兒,而現在看到的奇跡,就是這樣形成的。
1月23日,溶洞問題被上報。
這樣的奇觀,錢塘把握不住,得讓國家來。
果不其然,第二天,國家地質的人就過來了。
而在這一天的時間內,陳澤等人也探查出來整個洞穴內的特殊情況。
因為有光線的存在,這裡生長了大量的植物,所以這裡食物充沛,但是並沒有陳澤想象中那樣,有著許多大型動物。
從四周的情況來看,這裡根本就沒有郊熊和大地懶生活的痕跡。
沒錯,包括大地懶也生活在這裡。
這裡恒溫23攝氏度,有水源,而且是兩個水源,一個熱水一個涼水,熱水河流的水溫可以達到45攝氏度。
雖然這裡有許多光源,內部也有生物,但大多數都是魚類,和一些兩棲類,例如娃娃魚和一些龜類,還有就是爬行類,有長達四五米的蛇類,甚至還偷襲了一台無人機,把正在觀察牆壁上礦物結構的女孩嚇個半死。
一個蛇頭張嘴猛然撲向鏡頭。
那姑娘已經申請換崗了,哭了倆小時,地質院的院長過來安慰都沒能安慰好。
陳澤把這視頻給截了下來,然後發給了俞峰,之後就接到了俞峰長達半小時的謾罵。
舒服了。
“真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