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貼貼小兒子的小臉,我的孩子就算是殘疾,我也會疼他愛他。)
從這一天開始的日記,記錄的都是外婆和外公辛苦的日子。
因為那個年代糧食緊缺,外婆和外公分家又是在冬季,第一個月,外公為了讓妻兒吃飽,從一天一頓飯,變成了最後的三天一頓飯。
外婆的日記是這樣記著的。
大山餓暈在工廠車間裡麵,差點就倒在了運動的機器裡麵,幸好他徒弟眼疾手快將他拉了出來,後來廠裡知道了我們的情況,提前支給了我們一個月的工資,我們一家五口算是沒有餓死在那個冬天。)
接下來,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外公和外婆的日子過的越來越好,外公也等到了廠子分的房子,在大女兒七歲的時候,小女兒也來到了這個家。
……
這時候日記已經翻到了第七頁。
第七頁的上麵和第二頁的時候一樣,上麵出現了省略號。應該又是省略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hy46年10月12日,天氣,晴天。
這天,我家裡的氣氛一點也不好,尤其是大兒子,他一直蹲在院子裡麵,不想和我們說話。
我知道大兒子怨恨我,因為,他談的對象要求就是我將工作給她。可是,我大女兒要是沒有工作,就要下鄉了,我沒有辦法,隻能將工作給了我大女兒。)
下鄉?
看來這個怪談的時代背景和70年代很像。
而外公的大女兒和大兒子隻差一歲,都夠下鄉的年齡。
大兒子是長子,很自然的接替了外公的工作,家裡就剩下外婆的工作。
那時候大兒子談了一個對象,要求就是外婆將工作給她,但是外婆為了不讓大女兒下鄉,將工作給了大女兒。
按照那時候的風俗,工作是要給兒子的。
但是從外婆能為了不讓女兒下鄉而將工作給她,可見外婆和外公很疼愛這個女兒。
日記裡麵記錄。
因為大女兒接替的這個工作應該屬於小兒子的,所以外婆讓她將工資的一半存起來,等到小兒子需要工作的時候,她拿出來。
大女兒答應了下來。
不過,也因為外婆將工作給了大女兒,大兒子和對象黃了,那也是他的初戀,因此他記恨了父母很多年,直到他和現在的妻子相識結婚。
田麥一頁一頁的翻著日記。
外公和外婆下崗之後,因為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們就四處打臨時工,很辛苦,可是兩老也後悔。
他們辛苦攢著錢,大兒子結婚的時候,給了對方三轉一響,還有一百的彩禮,在那個一個月工資隻有幾十塊的年代,已經很好了。
小兒子要到下鄉的時候,大女兒卻沒有拿出錢,因為這樣,他們對大女兒心寒一次,而大女兒也因此三年沒有回家。
夫妻借錢給小兒子找到了臨時工。
然後的日記,記得很詳細,但是幾乎都是為了兒女借錢,兩老還錢。
大兒子結婚,老兩口拿錢,將小樓換大樓老兩口拿錢,大兒子下崗養豬,拿錢。
小兒子安排工作,老兩口拿錢,下崗開修理店,老兩口拿錢,結婚老兩口拿錢,買房子,老兩口拿錢。
小女兒上大學,學費,老兩口拿錢。
大女兒家裡蓋房子,老兩口借錢。
不管是借的還是拿的,就沒有拿回來的。
所以,一直到老兩口六十多歲的時候,日記記著,他們才還上最後一筆為兒女借的錢。
這時候,日記已經過去了一多半。
田麥看的眼睛有些泛紅。
外公外婆這記在日記本上的半輩子,全部都為四個兒女付出,他們需要錢,外公外婆有就拿,沒有借錢也要拿,他們做生意忙,外公外婆要去幫忙帶孩子,可以說,田麥看到了兩隻老黃牛,哪裡需要去哪裡。
可是就是這樣……
四個兒女依然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