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這樣的東西……”
修士們對這些什麼真正的飛升者,氣運或者穿越者的爭鬥,實際上大多還是並不知情。
雖然看起來這裡如何大鬨,但是大多數修士們甚至對自己體內的智能細胞活動都沒什麼感覺。
他們基本上做不了什麼,就連新修士都在苦苦支撐,一般的修士們自然隻能等死,等待他們的意識被舍棄。
“且不論概念上如何,人類若非不同大腦的不全整合,因此經常情緒失控,明知故犯,在很大程度上過於早產,連自己的大腦都是不同部分缺陷共生,怕是也很難把自己應該有的立場拋開,最後形成大型集體,衝破原始設計的桎梏吧。”
若非早產有早產的好處,那麼生物演化想必會顯得更加完善。
然而現實就是,在擔著大量不可避免的麻煩的同時,動物的演化適可而止,大量半成品反倒具有意想不到的更大優勢。
依靠智能細胞的修士們,顯然是不該知道這些比智能細胞誕生得更早之前的演化史的。但是事到如今,他們也不甚在乎,隻覺得新奇。
“這麼看,不早產的完美,其實隻是無聊而已吧?”
表麵上看,他們在閒聊,在等死。但實際上,他們也在自救。
隻不過由於求生欲的被剝離,他們雖然變得冷靜下來,但自救也變得心不在焉。
“這應該……算是一種‘平台’。”
想要讓智能細胞們理解,首先要讓智能細胞注意到他們。
大批修士無需商討的一致注意力聚焦,便是有效的手段。
“說是平台和飛升,都可以。完善可以讓對早產來說極具挑戰性的東西,變得穩定,變得無需在意。這是新的平台。每個平台的所在,都可以讓早產在其中探索,以激發出未曾設想的產物。隻能說各有優劣。”
智能細胞與他們不一樣,這些智能細胞既不是早產兒,也不是完善產物。
智能細胞們可以無障礙地協作,就像完善後的產物一樣,就像體修們完成特化的身體部件一樣。
然而回到活動起來的智能細胞們的所在,他們又開始變得不完善,轉而暴露出早產的特性。
“所以,這些東西能如何助我們在智能細胞的絞殺下,存活下去呢?”
此時,修士人群中的一句話,卻打破了現有的穩定。
這種誘導智能細胞重新決策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讓智能細胞們想起他們的威脅性。
“存活下去……”
如此,眼看就要前功儘棄。智能細胞們完全可以重置一版絕對不會對智能細胞的地位產生任何威脅,但同樣早產的產物。
反正,按照當前理論,他們想要腳踏實地地一步步真正進化,早晚要走到這一步的。
“那得看我們有何不可替代之處。我們有什麼不可替代之處嗎?”
讓人找自己的優點,哪有那麼容易。
優勢劣勢都是比出來的,但此番比較,卻瞬間進入了難以回答的盲區。他們基本上沒有可以用來張口就來的對比對象。
他們的集中注意,反倒讓智能細胞們迅速產生共識,提前了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