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下來的煉氣後期賽段,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在裴德雅和李清宵之間展開。
裴德雅在煉氣後期的修為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境界,可以說是達到了煉氣期圓滿的地步了,隻要他想甚至可以隨時築基。
而且裴德雅自身的戰力也極其不俗,相比之下,李清宵的實力則稍顯遜色。
兩人之間的實力差距如此之大,使得這場戰鬥的結果幾乎沒有懸念。
果然,比賽一開始,裴德雅就展現出了他的絕對優勢。
他的刀法猶如雷霆萬鈞,每一招都蘊含著巨大的威力,讓李清宵難以招架。
儘管李清宵拚儘全力,但麵對裴德雅的強大攻勢,他還是逐漸敗下陣來。
最終,裴德雅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李清宵,輕鬆地拿下了煉氣後期賽段的最後一個晉級席位。
至此,總決賽的人員終於全部確定下來。
在煉氣初期賽段,將由裴德年對陣李希侃;在煉氣中期賽段,將由裴德山對陣裴德嵐;而煉氣後期賽段,則是由裴有凱對陣裴德雅。
從這樣的對陣安排可以看出,裴家在本次會武中展現出了絕對的實力。
總決賽的六個席位中,裴家竟然獨攬了五個,這無疑是一個驚人的成績。
尤其是煉氣中期和煉氣後期賽段,更是變成了裴家的內戰。這意味著,無論最終的比賽結果如何,冠軍都已經被裴家提前預定了。
然而,在煉氣初期賽段,李家的李希侃卻給李家帶來了一絲希望。
他的實力同樣非常強大,與裴德年的對決充滿了看點。
雖然裴家在整體實力上占據優勢,但李希侃的實力也同樣不容小覷,他獲勝的概率還是相當大的。
緊接著,各個賽段的比賽繼續進行,落敗的選手們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們依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季軍和殿軍的角逐之中。
經過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最終的結果終於揭曉了。
在煉氣初期賽段中,裴德州憑借著出色的表現,成功地奪得了季軍的寶座,而李希光雖然實力不俗,但最終還是稍遜一籌,隻能遺憾地收獲殿軍的位置。
煉氣中期賽段的比賽同樣異常激烈,楚鬆江因為實力出眾,榮獲季軍的榮譽,而經驗稍顯不足的裴德幽則屈居殿軍。
煉氣後期賽段的競爭更是白熱化,裴有蟬展現出了超強的實力,最終成功摘得季軍的桂冠,李清宵雖然也表現出色,但還是與季軍擦肩而過,隻能獲得殿軍的成績。
至此,今天所有的比賽都順利落下帷幕。
然而,就在今日比賽結束之後,裴有源卻突然組織了一場特彆的會議,這場會議的主題竟然是探討會武的改革。
令人驚訝的是,此次會議不僅邀請了李家,就連黃家以及楚家也都一並被邀請參加。
不過,與之前比賽時的熱鬨場景不同,此次參與會議的人員並不是很多。
裴家這邊,參與會議的人員僅有裴有源、裴修誌、裴儀瑞、裴瞻離以及裴瞻燭五人。
而李家也僅僅隻派遣了李晨舟和李清宏二人前來,至於此次前來觀戰的黃家,由於人數較少,僅有兩人,因此黃悠然和黃慶鵬也都受到了邀請並欣然參加。
楚家方麵,則是由楚喬賓和楚喬治這兩位楚家之中德高望重的長老受邀前來參與此次會議。
在流雲殿的一處寬敞明亮的議事廳內,裴有源正端坐在首位,他那銳利的目光緩緩地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諸位,不知對於此次的兩族會武,你們感覺如何呢?是否還滿意呢?”
當聽到裴有源的這句話後,眾人臉上都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了一抹滿意的笑容,顯然他們對於這次的會武都非常滿意。
李清宏見狀,率先站起身來,麵帶笑容地回答道:“哈哈哈,當然滿意啦!雖然這次的兩族會武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最終隻有煉氣境的比賽得以舉行,但即便如此,這場比賽依然是精彩紛呈啊!”
楚喬治緊接著隨聲附和道:“是啊,我們楚家能夠有幸參與到如此盛大的兩族會武之中,實在是倍感榮幸啊!”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裴家與李家的寬宏大量,能夠破例允許我楚家參加此次的盛會,在此,我謹代表楚家全體成員,再次向裴家和李家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話音剛落,裴有源便將目光轉向了黃悠然和黃慶鵬,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緩緩開口問道:“那麼,黃家的兩位道友,對於我們裴家此次舉辦的兩族會武,不知你們可有什麼特彆的感受或者想法呢?”
黃悠然顯然沒有預料到裴有源會突然向她發問,不禁稍稍一怔,但她很快就恢複了鎮定,微笑著回答道:“此次的兩族會武,可謂是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啊!”
“不僅讓我等大飽眼福,更是讓我和慶鵬太上深切地感受到了各家天才們的卓越風采,實在是讓人讚歎不已!”
裴有源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後繼續說道:“哈哈哈,如此甚好啊!不過呢,對於你們黃家此番前來觀戰的真正用意,以及你們黃家在最近這段時間裡對我們裴家和李家不斷示好的態度,我可是心知肚明得很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悠然完全沒有料到,裴有源竟然會毫不避諱地在這麼多人麵前公然談論他們黃家最近的一係列舉動。
這讓黃悠然有些措手不及,但她很快就恢複了鎮定。
隻見黃悠然微微一笑,顯得十分坦然,她決定索性將他們家族的真實想法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既然裴族長都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那我也就不再隱瞞什麼了。”
黃悠然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諸位想必都知道,我黃家最近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劫難吧?”
她的話音剛落,現場的眾人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顯然對這件事多少都有所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