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女人、通婚,
娶妻、生子、家族。
任許三雁想破腦袋,也不知道這些詞是怎麼組合到一起的。
和尚也玩的這麼花?
常老爺子語氣中似有嘲諷,“這遂心寺與天意伏魔寺同為一支,後來某位高僧因為理念不和,便聯合多位同門叛出山門,來到這亂雲山中建立了遂心寺。”
“遂心,意為順遂心意,隨心而行,不為世俗所束縛,更不為門規戒律所限製,隻求心意通暢,所以取名為「遂心寺」。”
常老爺子解釋一番遂心寺的由來。
許三雁聽後大感驚歎,不由得心生感慨,那叛出山門的和尚絕對是高僧!
其理念之超前,令人歎為觀止,哪怕佛祖來了都得豎起大拇指,說上一句做的好!
如此一來再也不用擔心宗門的傳承問題了,生男孩當和尚,生女孩當尼姑,
而且孩童自出生以來就接受佛法熏陶,且爹娘都是佛門中人,定然佛緣深厚,
所有子孫後代都可稱作「佛子」。
“高!”
許三雁豎起大拇指點了個讚。
“是啊,此舉可謂是開創了佛門先河,說不得幾萬年後,後世子孫也會將此人列為比肩佛祖的大德高僧。”常老爺子讚同道。
“那另外兩座宗門如何?”許三雁猜測應該也好不到哪去,就連佛門都如此炸裂,其他兩家能好的了?
“太和門嘛,乃是道門,距離此處太遠,老夫也不甚清楚,但聽說其內部規矩森嚴,戒律繁多。”
“至於問仙山,則非常迥異,其門內弟子極少出山,但隻要現世,每一人都不容小視。”
常老爺子眉頭微皺,“問仙山的修行之路與常人不同,他們都修行非常簡單,卻也非常之難,若是沒有天賦,即便修行百年也難以入門。”
“怎講?”許三雁問道。
“此事也不是秘密,問仙山的功法不重外物,丹藥、術法、靈寶,全都不重要,他們隻修「心」。”
“修心?”許三雁挑著眉毛,“和迷道境的修行類似?”
迷道境便是修心,意在尋找心中大道,奮勇直前。
常老爺子搖頭,“不,大不相同。”
“問仙山所理解的修心,乃是破三關,所謂三關,即三障,煩惱障,業障,因果障,此乃魔障。”
許三雁凝聲開口,“聽起來有些像佛門的說法。”
佛道修行經常講究這些。
常老爺子搖頭,“非也,此乃天地大道,絕非佛門獨有。”
許三雁點了點頭,又問,“何為三障?”
常老爺子解釋道,“其一,為煩惱障,便是指內心的煩惱和執著,如貪嗔癡慢疑等。屏除這些,便能一心修行。”
“其二,業障,指過去所行之事,所造之業,若是將其消除,便能心念通達,自生神通。”
“其三,因果障,據說隻要消除此障,便能立地成仙,跳出因果循環,從此不受天道製約,逍遙於天地之間。”
許三雁低聲呢喃,“成仙……?”
常老爺子搖頭笑道,“嗬嗬,也隻是據說罷了,迄今為止也沒聽說有人消除因果障,這種事隻存在於理論之中,可信、亦可不信。”
“伯父剛剛所說的神通,是何意?”
“便是大道的衍生,賢侄可聽聞過天地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