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鬆了口氣的同時,也慢慢緊張起來。
得知大蜘蛛的跟腳,他擔憂土著人拿到其他部分‘永恒之火’,於是加快了清理進度,現在清理的速度是原先的三四倍。
按照專家們推斷,此時土著人文明曆史來到6500年左右,也就是宇航員文明離去後,荒島過去了6000多年。
距離一萬年不算太遠。
當然,一萬年這個界限,是通過中心高台上那棵大樹年齡做的模糊判斷。
對照的是藍星上最古老樹的生長速度做出的推測。
並不準確,甚至誤差較大。
或許中心高台那棵樹長得很快,或者很慢。
六千多年,受困於荒島的土著人社會變化卻不大。
從部落時代,進化到封建時代而已。
即便掌握煉鐵技藝,然而島上缺少鐵礦,缺少足夠鋒利、堅固的工具,生產生活也沒太大進步。
生產力的提升,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
它們的文明進程,被地理環境所凝結。
而在這種前提下,專家們非常好奇一件事,真的非常非常好奇。
從土著人水葬同伴屍體,一開始直接丟水裡,後來火化丟水裡,最後製造木筏進行水葬,可見土著人掌握初級造船能力。
但6000多年時光中,從未有人涉足海洋。
除了1500年左右出現的那位觀海帝,這個種族完全沒有探索海洋的舉動。
對此,專家們討論得出幾個可能的猜測。
海洋本身,在土著人文化中,與‘死亡’等概念掛鉤,演變成一種禁忌。
比如土著人曾經曆的海平麵上漲事件,必定留下深刻印象,又口口相傳演變成神話。
跟藍星幾千年前冰川融化,海平麵上漲,多地文明紛紛記錄‘大洪水’類似。
諾亞方舟,大禹治水等。
再加上荒島周圍可能沒有其他大型島嶼、陸地,更沒有智慧物種漂洋過海主動登陸荒島,故而漫長時間過去,都沒法打破這種觀念。
最後一點,還是缺少合適金屬工具,土著人科技被鎖死,人口還達不到荒島完全無法供養的程度,自然缺少向外探索的動力。
除開以上猜測,另外一種說法也得到了不少認可。
是海洋本身的危險。
荒島周圍海域中,生活著體型巨大的古生物,甚至帶著超凡元素,出海容易遭受襲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