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蜘蛛的智慧,相當於七八歲人類孩童。
會砍樹、馱運貨物、耕地、翻地,甚至是數數,也能看懂林宇的一些手勢。
紅龍號順利下水,駛入深水區,測試船體各項性能,升降帆、大轉向和船槳係統。
所有功能均正常,效果達到或超過預期。
測試用了兩個多小時,等紅龍號靠岸,放下錨鏈,距離天亮已經不遠。
林宇打開上層甲板和船尾隔板,露出內部寬敞空間,然後又把大蜘蛛拉過去。
都沒等到指引,大蜘蛛便是自己爬進船艙!
大蜘蛛蛛腿鋒利,力氣巨大,為防止其破壞船艙,船艙地麵鑲嵌了至少三公分鐵板。
不過大蜘蛛性情十分穩定,鑽進船艙後便收攏八條長腿,趴那兒不動了。
這貨經常在遮陽棚下躲避陽光,早就習慣這種姿態。
天亮前半小時,林宇關閉上層甲板,而後又到甲板收錨、升帆,借著晨風緩緩駛離海岸。
中式硬帆能借八方風力,甚至逆風航行,缺點是借到的風力不如軟帆,船速比較慢。
紅龍號駛離海岸,進入深水區,海上的風就大了起來,兩麵硬帆被風灌滿,帆布道道鼓起,牽引繩也都繃緊,將風力轉化為前進動力。
四麵小軟帆也被吹滿,圓鼓鼓前傾,拖拽船體前進。
半小時後,測得航速在78節之間。
大概05米每秒。
這是海上平均風力的航速。
遇到大風速度還能更快。
接著在吃滿正常風力的情況下,林宇又下到船艙,放下12對船槳,開始搖槳。
船速很快提升一截,全力搖動時,航速達到13節!
不多時,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公布在網站上。
紅龍號設計之初,是可以在10級大風中航行的,再加上船槳加力,速度預估可以超過20節,遇到緊急情況使用火箭推進,速度還能更快。
當然,風力不可能正好就有,故而船槳係統再加上火箭推進,短時間也可以爆發接近20節航速!
對於紅龍號的表現,李前也是滿意。
紙麵數據隻是數據而已,真正危急時刻林宇才會拚命,再把大蜘蛛訓練出來,搖槳更快。
並且體魄也能繼續加點。
測試進行到天黑,李前才讓紅龍號靠岸,停靠淺海區提前修建的碼頭。
接著便是打開甲板,把大蜘蛛趕下去,然後蜃景跟隨林宇視角,對整艘船全方位拍照。
工程師和專家,以及風險部門等,連夜開研討會,判斷船隻可靠性,需要修改或加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