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心的模擬計算,林宇隻要登上紅龍號,展開全帆,航行速度肯定要快過超級漩渦擴散速度。
以蘇教授為首,組成緊急危機對策專家組,根據對漩渦成型與擴散的過程研究,建立數學模型,推算出中心漩渦的吞量,預估出超級旋渦最大邊界。
超過300公裡,小於400公裡。
一來是形成漩渦的渦心吞量有限。
其次,海洋本身超級大,而水這種東西,流動速度有極限,超過200公裡,擴散速度還在加速,但漩渦邊界變大,吞量飛快增加,故而邊界持續擴大的速度反而減緩。
這是一套十分複雜的計算過程,
專家組來不及公布到網站上。
李前是肯定相信人類專家的,林宇登上船的第一時間,便開始升帆操作。
紅龍號乃是遠洋船隻,帆麵雖然不多,但固定的纜繩非常多,也很複雜。
需要配合多個滑輪組。
如果是正常人駕駛船隻,一個人指定搞不定,至少需要10名水手配合。
不過林宇非人,一個人就能拉起帆具。
其次帆具係統也是專門為個人設計,故而十幾分鐘時間,兩麵主帆,和兩側側帆全部升起。
然後把木船上的方塊搬到紅龍號甲板。
木船就係在船尾。
李前按照中心在蜃景直播上給出的指示,發動技能,設定風向。
繼而調整帆具,控製轉舵,垂直漩渦邊界,偏東斜15度左右航行。
這個方向是漩渦水流方向,可使紅龍號平行於水流,減少航向阻力。
呼啦啦……
雲氣彙聚,大風漸起,兩麵主桅杆帆具高掛。
風一吹,帆麵鼓起條條橫向凸起。
兩側副帆為軟帆,也就是一整張的帆布,此刻全部鼓脹。
幾乎所有牽引繩繃直,將力量傳遞到桅杆、主梁,框架結構,傳出‘吱吱嘎嘎’怪響,而後整艘船都向前傾斜少許,開始加速。
林宇坐在甲板,手按方塊,又一次發動技能。
這一回,他感覺神經都在抽痛,陣陣的耳鳴。
技能不必一直釋放,大概十幾分鐘,半小時,風力有所減弱補上一次即可。
鬆開手,船身搖晃,林宇踉蹌幾步才站穩。
扶住一根纜繩,緩了好一會兒,又漸漸聽到風聲、雷聲和雨聲,以及整艘船繃緊的各種聲響。
媽的,到底有什麼東西?
林宇心底罵罵咧咧,走到船尾,扶著船舷遠望。
紅龍號高於海麵不少,這一眼望去,林宇明顯愣了下。
耽擱了一會兒,漩渦邊界距離紅龍號更近了。
林宇晃了晃頭,才理解自己看到的傾斜海麵是個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