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類的曆史,總是以螺旋的方式上升。
又有人說,理科負責上升,文科負責螺旋。
這說法不準確,太片麵。
不過也有點道理。
對於現在的人類而言,任何的科技進步都是在上升。
李前是理科生,他狠狠給上升踩油門。
整座新清泉市,約有12萬名各行業資深科研從業者。
超感密切關注他們,必要時候,便通過火種,讓他們進入專注狀態。
該狀態大大提升專注度,神經元活性,增加思維能力。
許多的複雜問題,都能在該狀態下得到突破。
新清泉市發展主力方向是能源與航天。
李前便在這方麵使勁,可控核聚變工程進度飛快,第一台原型試驗機設計即將完工。
航天方麵,第一代無工質發動機設計完成。
科學界流行起風水之說,據傳清泉市地勢特殊,藏風納氣,在新清泉市搞科研,有機會頓悟。
越傳越邪乎。
李前暫時低調,放緩激發科學家們的專注狀態。
時間過去大半年,永恒之樹完全恢複,樹枝上每片葉子重新金紅璀璨,仿佛燃燒的星辰。
樹皮裂縫中,流淌同樣絢爛的輝光。
‘自由屬性點+1’
看到這行自動浮現的熟悉小字,李前嘴角上揚,根本壓不住。
這種每天都有低保的日子,何等愜意舒適,無需多言。
也是失而複得的喜悅。
更是林宇在蜃景汪洋航向的最後底牌。
蜃景之中,大海無量。
半年時間航行,時差都拉長到半天,結果連根土毛都沒看到。
宇航員所指目標到底還有多遠,未知。
大海上有沒有其他島嶼陸地,也是未知。
中心領導臉色都不算好,最壞情況出現,4號蜃景似乎也和12號蜃景一樣。
藍星還在加速遠離太陽,光輻射量持續性衰減。
南極雲層沉降,露出純淨星空,太陽變成天空中一顆比其他星星明亮,稍大些的星辰。
一點星火,在南極上空的黑夜閃耀,拖拽長長尾焰。
臨近大地,火光照亮冰封雪原,和一張張玻璃麵罩後的臉。
“各單位注意,流星3號即將著陸,偏差約150公裡,具體坐標是xxx,xxx,最近單位立即前往回收!”
指揮官的命令響在所有人耳邊。
流星,指代從月球出發的運輸飛船。
流星3號,是月球基地發射的第三艘飛船,藍星方麵接收到的第一艘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