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萬公裡什麼概念,大概繞赤道500圈。
若是換做宇宙飛船、探測器之類,可能也就幾十天航程,塔爾人的飛行器更先進,肯定更快。
放宇宙空間,這距離不算長。
甚至是較近距離,大炮射程之內。
火星與藍星最近距離,也才五千多萬公裡。
但是,放在茫茫大海之上,兩千多萬公裡,卻是個誇張無比的數字。
黑鐵大陸到三眼人世界,僅僅兩百萬公裡左右。
塔爾人艦隊飛行數月。
現在從沙漠世界,前往兩千多萬公裡地點,饒是塔爾人也得數年。
哪怕不是整支艦隊,隻派出一艘飛船,其中的難度也難以想象。
燃料、飛船維護,中途萬一故障,遠在幾百萬甚至千萬公裡外,塔爾人無從得知,難以救援。
因而塔爾人極力勸阻林宇冒險行為,或派出小型艦隊跟隨,花費數年。
又或者暫停沙漠世界工作,艦隊重新起航,前往兩千萬公裡外。
但是林宇一再堅持,且不允許塔爾人跟隨。
紅毛學士和大艦長無奈,隻得開始準備遠航飛船。
類似這種能夠在大氣環境遠航的飛船艦隊有不少。
昔年塔爾文明母星來到無垠海,第一時間嘗試重返太空。
然而,無垠海高天之上,大氣反而更為濃厚,存在莫名其妙引力扭曲區域,仿佛存在無形的大陸,難以進入近在眼前稀疏的星空。
因而大力開發水麵戰艦群,以及大氣環境中適合遠航的飛船。
艦隊海試,便包括遠航飛船試驗,還帶走相應設計圖,科學家、工程師,以及配套零件維修工廠。
因此母文明毀滅後,艦隊依然可以製造這類高精尖飛船。
可無垠海環境惡劣,無法超高速度長時間巡航,這類遠航飛船基本隻作為火種飛船使用。
塔爾人從旗艦機庫拉出來一艘,進行加固和改裝。
遠航飛船設計之初未考慮到無垠海各類超凡因素,因而需要加裝額外裝甲,抵禦超凡乾擾。
其次重新設計係統,適合林宇的駕駛方式。
並加裝額外的大功率天線,以便出現故障後發出求救信號。
塔爾人考慮十分全麵,遠航飛船五十餘米長,除必要燃料物資外,額外攜帶多枚核子炸彈、導彈、魚雷等,改造成具備一定戰鬥力的小型戰艦。
以上這些準備,花費近小半月。
這期間林宇通天祗感應的危機逐漸迫近。
其實還有幾個月,巨人才能真正威脅到塔爾人和三眼族。
但發現古遺跡和石二苟有關,且通過‘天尊’進行驗證,就必須考慮額外的風險。
比如,石二苟並非隻有一個目的。
他可能來到沙漠世界,進行再一次收割,補充靈魂呢。
因而林宇準備提前試驗,若石二苟跟隨自己轉向更好,遠遠引走。
若不然,塔爾人艦隊必須立刻起航,三眼族也要安排一下,帶走一些人。
三眼族是古文明後裔,或許還有些作用。
更何況人類通過帕維爾乾預他們,可能也有著某些謀劃。
甚至就是神秘存在的意誌也說不定。
之後幾天,林宇多次登上遠航飛船。
飛船形狀類似一顆橢圓的蛋,外表光潔,前中段是全景天窗,末端修長,是等離子發動機和噴口。
此外飛船兩側船體還可展開機翼,低消耗巡航,亦或進行高超音速突破。
塔爾人配置全漢語環境的操作係統、智能係統。
林宇主要跟隨工程師,學習掌握這艘飛船,以及簡單的更換零件等。
“它還可以進入水中,極限可達500米深度,但不能維持太久。大海中超凡生物更多,不建議潛水,或長時間漂浮海麵,建議航行1500米到米高度。”
工程師儘職儘責,帶領林宇學習所有操作,和各個艙室、結構作用,以及武器係統、導航係統和求救係統等。
這個過程無法全部在演化中進行。
林宇先在演化中完全學會,現實中很快和工程師走流程,成功駕駛飛船起航,進入高超音速狀態,釋放炸彈、導彈,做出各種規避姿態等。
毛發濃鬱的工程師表示震驚,林宇簡直天生就是當艦長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