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其實明月何來古今之說,從來一個。
夜月下的草原,靜謐而空曠,遠空幾許浮雲,綠茵如波,浮浪千裡。
兩道人影遙遙對望,卻各不相同,仿佛跨越了時空。
小法師眼中,周遭景物在某個刹那截然不同。
一條滾滾黑河取代草地上蜿蜒的溪流,同樣黑沉的山峰,占據帳篷原本的位置。
原野上花草不見,儘是白骨,磊磊如山。
一道模糊人影正站在那山下,凝視著小法師。
他嘴巴在動,似在呼喚。
又舉起一隻手向小法師搖擺。
小法師目力運轉,人影漸趨清晰。
這人一身靛青布衣,足踏灰鞋,從頭到腳唯有腰間係著一枚玉色鈴鐺,卻已滿是裂紋。
但凝神細望,其雖樸實無華,身周卻繚繞道韻,眉宇間透著平和,真真是得道高人,恍若神仙。
隻是身處環境實在詭異,與這仙風道骨不甚搭配。
小法師露出驚喜之色,緊走兩步,恭敬喊道:
“師父!”
徹底看清了那道人細節,她立即飛身跨越白骨灘塗,靠近黑山。
那確實是自家師父,麵容與記憶一般無二,望向她喊話。
小法師聽清自家師父的話語,陡然停住,遠離黑河,更不嘗試飛過去。
遠離黑河,繞道朝前走去。
“很不錯。”
走到近前,天封真人蒼目轉動,慈和地看著小法師笑。
師徒重逢,小法師身為真人,也情難自控,大禮參拜。
幸而也是真人,猶記得昔日師父曾說的,真正的強大,是內心的平和與南寧。
此刻,她真正體會到類似心境。
她很好地控製住,站起,卻忽然想起什麼,低著頭,雙手十根手指相互攪動,做錯事般低聲道:
“弟子有愧,沒能養出靈魚和靈蜂。”
“無礙。”
天封真人嗬嗬笑,袖袍一甩,拉上小法師,往身後大山走去,欣慰道:
“徒兒你來得正好,天尊正要傳法。”
“天尊傳法?”
聽到天尊二字,小法師大腦猛地過電,想到自己悟道時遭遇的種種阻礙,聽到的乾擾人心神的鈴聲,和虛無之感。
“我等修行有成者,感應大道變化到此。天尊定期顯聖傳法殿,為我等闡道明理。”
提及天尊,天封真人神情鄭重,
“天尊是修行道路上第一位尊者,我等後來者,皆應尊其為師,因而為師在天音山為天尊立像,日夜供奉香火。”
小法師聞言表情呆了呆,心生疑惑。
天音山有天尊像不假,可師父真的日夜燒香嗎?
莫不是天尊在前,不敢說真話?
小法師心有疑慮,很多問題想要詢問,這裡是什麼地方,師父這些年的經曆,還有李前那幫人的來曆等。
不過師父在前,天尊又即將傳法,她便暫時按下疑惑,跟著進入大山。
大山中地勢複雜,山峰山穀交替。
兩人在其間穿行,不久後來到一片寸草不生的黑色山穀。
穀中一座黑石堆砌的宏偉大殿矗立,一絲絲玄妙道韻繚繞,令得小法師瞠目駐足。
外界需要冥想感應,才能悟道,這裡道韻卻真實顯化出來。
真人感天地而明理,因此能看見顯化的道韻,旁人是不行的。
“這裡是真界,大道顯化,更利於悟道修行,以後你就隨為師在此處清修,天尊坐前效命吧。”
深沉莊重的傳法殿前,天封真人如此對小法師說道,而後帶著徒兒邁過殿門,撞破黑暗,進入到光芒昏黃的大殿之內。
大殿左右立著燈柱,火光搖曳,照亮殿堂。
大殿正中擺放幾十個蒲團,大半坐著身影,或腰背佝僂的老道,或是寶相莊嚴的釋修,亦或者維持人形,但火光下,影子拉長扭曲,猙獰怪異的獸首。
小法師從他們身上感受到濃鬱程度不一的道韻。
兩人進入,這些真人少數回頭,目光沒什麼波動,又轉回去,靜等起來。
天封真人指了靠角落蒲團,讓小法師坐下,他則走到第一排一個位置坐下,也如其他人一般默默等待起來。
角落,小法師盤坐,打量周遭環境。
隻覺大殿中昏暗迷離,道韻環繞,仿佛一場霧,看不真切稍遠些的真人麵龐與形貌。
她右側是燈柱,左側是空位。
隔著空位是一位女子,華貴袍服,朱釵墜玉,閉眼參悟殿中道韻,神態平和。
下一刻,其平和麵龐忽地變動,五官移位,右邊眼睛詭異地移動到太陽穴位置,藏在鬢發下,唰地睜開,緊盯著小法師。
見此一幕,小法師心生詭譎之感,心弦猛地跳了跳。
她禮貌地笑笑。
這隻眼睛傳遞出無與倫比的冷漠,仿佛早已死去多年,內蘊的神情透著警告。
小法師忙移開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