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的蟾蜍、玉蟾等圍繞月桂金枝。
蘇想分神已然進入宮殿,出現在第三層殿宇前。
俯瞰的視角繼續向內,可見第三層殿宇並非常規的大殿,而是環廊似的結構,中心有著灰石鑄就的層層圓形祭台結構。
祭台之上環繞一圈,豎立十二根月白柱體,雕刻繁複至極的上古蟲魚紋路。
每根柱體頂端分彆垂落玄黑鐵索,延伸至祭台中心。
然而祭台中心什麼也沒有,十二根鎖鏈末端空蕩蕩。
李前定神觀察,判斷出鎖鏈沒有斷裂,拉扯跡象,組成祭台的灰石表麵也沒有破壞痕跡。
要麼曾經有東西鎖在上麵,但是死物,不曾掙紮。
也可能是活物,但鎖鏈、灰石足夠堅固。
要麼就是並沒鎖過事物。
武聖門在何處?
李前主要搜尋目標是‘武聖門’,早先某石碑上留言提到過。
武聖門疑似在月亮上。
李前的目光快速掠過寒冷宮闕各個角落,即便是俯瞰視角,大多建築細節也能看清,卻並沒看到所謂武聖門。
難道鑲嵌成了某座宮闕大門?
李前難以判斷。
蘇想並非武道大宗師,感應不到武聖門。
況且,李前也沒見過武聖門。
按照記載,和一些武道功法描述,武聖門是古老的石頭光門,上麵描繪著半圓形的特殊文字。
也即魔神文字。
是魔神時期傳下來的文字,鐫刻在武聖門上。
早先,李前猜測月亮上的存在可能與消失的武神相關。
但是,並沒看到武聖門。
也沒看到其他的武聖金身。
“可能不同的人看到的景象不同。”
蘇想給出一種解釋,這基於秘密這項道則。
對其深層次掌握,玄妙之處蘇想還不能完全了然,但判斷其存在心靈方麵的效果。
假如留言的文明個體,走的是武道之路?
武道之路已斷,該個體懷著強烈的,想要更進一步的情緒,神遊到月亮上,於是如願看到武聖門,比如武聖門下落。
但因為記憶不全,誤以為武聖門在月亮上。
那麼蘇想看到宮闕,看到祭台和十二根白玉石柱,以及末端空空的鎖鏈又代表什麼?
蘇想最想要做什麼?
幫助自己與天尊爭道。
所以,宮闕、十二石柱、鎖鏈都與天尊爭道相關?
月亮上的未知存在並未露出真容,但展現出這些,也是一種態度。
至少在天尊爭道結束前,依然是值得信賴的盟友。
“你的分神進展順利嗎?”
討論完月亮上的事情,蘇想轉而詢問李前分神之事。
之前的戰鬥中,蘇想幫著封印真正的灰袍,之後全權交由李前自己完成。
後續配合降下三次月華,以塑造真實性,和掩蓋李前的氣息而已。
李前將之前麵對灰袍,靈感觀測到的情況全部告知蘇想,包括‘它們’的存在。
蘇想也很難理解‘它們’,那像是虛幻,不真實的存在。
是一種錯覺。
但李前真實的得到種種感悟,對分神法進行改進,並提升數個台階,無比精妙。
“我現在還能感應到分神。”
李前道,而後將一些畫麵、念頭分享給蘇想。
分神,並非完全分出去一部分靈魂。
實際上,李前自己的特殊,如靈感、通天祗是無法分割的,因而分神要動用這兩種能力,李前就必須呆在霧氣空間。
返回現實,這種共享將中斷,甚至影響到‘分神法’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