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辛苦您了。”
腳下飛船中,艦長聽到段小玉的聲音,說道。
轉頭對駕駛室另外兩人道:
“開始吧。”
坐在艦長左邊的操作員點頭,手指放在按鍵上:
“解鎖左側艙門,第一批八組探測器,釋放!”
鯤鵬號飛船側麵艙門緩緩打開,暴露出內部艙室。
伴隨傳到駕駛室嗤的彈射聲響,八枚探測器瞬間離開艙室,眨眼消失在漆黑深空中。
金燦燦的光隱約照出那群小點,段小玉腦後圓環轉動,撬動近千倍的天地之力,包裹住探測器,持續給它們加速,調整方向,使之更快的脫離藍星引力影響範圍。
這些探測器當然不是收集真空自由電子,其首要目的搜尋藏在漆黑空間中,雷達和各種觀測設備照射、視線範圍的之外物體。
比如那種能夠釋放電磁風暴的裝置。
另一個目的,找尋可能的外星造物殘骸,對更多大範圍宇宙空間進行測繪。
不久前聯盟軍方捕捉到外星人屍體。
經過檢測,其是碳基生物,一名外星文明宇航員。
在其身體表麵融化包裹的金屬中檢測到鈦元素,鎢金顆粒,疑似彈丸的東西,疑似是一名戰士。
此外,該外星生物的死因也基本判斷出來。
其生前承受過超大劑量的輻射,融化了血肉,骨頭中殘留鈈239、鈾238等半衰期極長的核素。
再加上其身體曾遭遇高溫燃燒,又掉落太空的情況。
人類大膽猜測。
在很久之前,預計至少7000年前,該文明曾在這片空間發生戰鬥。
一顆蘑菇蛋近距離擊中戰艦等設施,其中的生物慘死,飛船破裂,宇航員屍體流落真空。
這可能是兩個文明的戰爭,也可能是文明內鬥,爭奪戰艦飛船等太空設施控製權。
人類的判斷更傾向於戰爭。
首先,這片空間已經存在至少兩個文明。
共享者文明,以及釋放電磁波風暴的第二未知文明。
早先,人類截獲到電磁風暴中的信息,有過其可能是麵對流浪文明發起的某種警告,或信息資源包,猜測過其與共享者文明對立。
當然實際情況是,這個第二文明也不懷好意,內藏病毒程序,襲擊藍星。
此外,根據最新的基因方麵檢測。
屍體的基因雖因輻射損壞相當嚴重,但殘餘部分依然存在參考價值。
與共享者文明傳遞給人類的技術資源包中,基因相關的各項技術數據、實例進行對比,耦合性極高。
該屍體極可能是共享者文明成員。
對此,人類勢必要行動起來。
通過掌握戰場痕跡,如星際塵埃,此類屍體,報廢的人物等,更多的了解共享者文明和其對手。
藍星的旅程,人類阻止不了。
而下一個星雲站點,在50光年外。
人類將在這片空間航行數百年。
幾個世紀,相當漫長的航程,藍星必定接觸到共享者文明。
如果其對手文明真存在,還存在,人類極可能卷入雙方戰爭。
這不是個好消息。
人類必須早做準備。
閃爍淡淡金光的飛船環繞藍星,照耀一枚枚小型探測器脫離艙室。
無形之力加持下,它們迅速而果決地衝向深空。
段小玉站在飛船腹部,麵向深空的金光被擋住,些許益散的光芒藍星會稀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