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廖東也是被智輔喚醒,於現實中回想虛擬之旅經曆,才意識到那位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那個超級文明,真的會到那個世界去嗎?”
章廖東不禁想問。
虛擬世界的一切苦難,掙紮和折磨,都是一個素未謀麵的超級文明導致的。
現在在現實中蘇醒,章廖東猜測這個超級文明可能從頭到尾都不會出現。
故事的主線就是人類在巨大壓力下的各種表現。
同時,章廖東也能感受到設計者的良苦用心。
一個受到外星人威脅的世界,文明科學家新星,遭遇人類的反叛者刺殺,種種故事線交織在一起,其實是為了消除章廖東可能在風箏號行動關鍵時刻產生的,為了人類,為了文明犧牲的不理智行為。
畢竟,經曆過一次兩次,或者更多次,再遇到類似的需要抉擇的時刻,就不會緊張,用更加理智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做決定。
雖然虛擬之旅中,還沒到類似的情景,但章廖東猜測是存在的。
比如所謂‘升維’。
其能夠幫助人類擺脫超級文明的威脅,甚至反過來報複,是所謂高級文明。
但是升維就不一定是好事。
其可能存在更大的弊端。
章廖東感覺,這個故事在暗示虛擬世界,記憶掃描,上傳計算機等可能發生的事情。
風箏號儲存著人類大量的技術資料,其中就提到神經網絡掃描技術,可以提取一個人記憶,再加裝智能程序進去,似乎其就在電子領域被複製。
甚至還有基於神經細胞網絡的生物計算機,也在研發中,並且卓有成效。
“歡迎下次體驗。”
智輔的聲音響在章廖東耳邊。
為了故事性,智輔不會主動劇透情節。
“好吧,我現在神清氣爽,要開始工作了。”
章廖東攤攤手,進行簡單洗漱,然後來到工位前,開始整理這段時間風箏號接收到的各種數據信號。
前方的空間依然空曠,哨騎兵探測器組未發現文明活動痕跡。
“我已經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虛擬之旅,現在狀態良好,不必擔心。”
章廖東通過火種,向藍星傳遞了自己的狀態。
李前隻做簡單回應,便結束了通信。
章廖東短時間不會在進入虛擬世界。
他現在的精神狀態可以很長時間保持清醒,或經過很淺的虛擬體驗,就能夠消除疲憊。
宇宙中孤獨的航行,著實是折磨人的神經。
上一次章廖東的問題,大抵就是在孤獨中累積而出。
如今章廖東對於科研,數據分析的態度,改變了很多。
更適應枯燥的過程,並能從數字中體驗到不少樂趣。
這基於章廖東在虛擬世界,為了不暴露身份,跟得上他人腳步,養成了學習的習慣。
時間在這樣的靜謐中飛快流逝。
一晃眼,經過五次淺層休眠的章廖東,逐漸感覺到深沉累積的疲憊正在影響他的精神狀態,偶爾打哈欠。
不過暫時還不能休息。
因為當前的時間點,是藍星結束高維航行,出現在這片宇宙空間的三年多後。
按照藍星的計算,距離共享者文明3.3光年,此刻對方應該已經發現了藍星。
藍星的問候,也會隨著暴露自身的光線,延遲一段時間抵達共享者文明艦隊。
理論上,現在風箏號不會接收到任何異常信號。
因為共享者發現藍星,最快也要再等三年後,藍星才能接收到共享者文明除廣播外的其他信號。
風箏號會更早一點,可以通過火種提前傳遞給藍星,給予人類更多的應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