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廖東麵上的喜色,並沒能維持多久,很快變得嚴肅起來。
他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
藍星示敵以弱,傳遞諸多假情報,確實欺騙到了共享者文明,甚至導致他們分兵,決定派出先頭艦隊提前。
可見,人類的計劃成功了。
但也過於成功了。
人類在藍星上的各種準備,海量的飛船,以及三門星辰主炮,甚至是超進化者實力,勢必會在先頭艦隊到達後暴露,導致其主力艦隊警惕起來。
章廖東再一次通過火種,將信息傳遞向藍星方麵。
之前發現共享者文明艦隊分兵,到現在每隔幾天都會進行聯係。
藍星自然也考慮到了章廖東考慮的問題。
原本共享者文明艦隊肯定是不準備分兵的。
但由於藍星傳遞的假情報,派出先頭艦隊,反而導致人類的一些準備提前暴露。
對此,人類方麵雖然有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可從另一方麵思考,也不一定就是壞事。
相較於一支完整的艦隊,先頭艦隊的規模,作戰能力肯定不足的。
而人類與共享者文明的差距顯而易見。
如果能在短時間,對方主力艦隊到達之前,消滅掉先頭艦隊,無疑是對其整體作戰能力的挫敗與削弱。
藍星方麵,根據風箏號傳回來的大量信息,重新製定作戰計劃。
50艘先頭艦隊,其中最大的一艘,總質量接近1萬億噸,應該是旗艦。
其餘的戰艦都在五千至七千億噸左右。
人類不太好評估戰鬥力。
不過人類是真有星際文明盟友。
其艦隊信息通過幾名幸存者,傳遞給塔爾人。
塔爾人不久後給出相當專業的評估。
從總質量、艦船體積、外形,掉頭所需的時間,引擎噴射的能量等各方麵分析,該艦隊所使用的常規武器,依然是以磁軌道為主的動能武器,激光、粒子炮為輔的能量武器。
至於炸彈等,是輔助中的輔助,在嚴密的行星防禦係統麵前,這些低速武器最容易攔截。
磁軌道動能武器幾乎沒有攔截可能。
至於能量武器隻對大氣層外艦隊構成直接威脅。
塔爾人掌握藍星的基礎數據,質量、體積,大氣密度及構成,地磁場特性等。
由此,給予人類一份較為簡略的作戰指導。
首先,人類完全可以發射大量的導彈,迫使先頭艦隊於航行中進行攔截,消耗能量為輔,收集數據為主。
其次,整個作戰過程,人類的艦隊不要進入太空作戰,貼近高軌道,保持隨時可以依托星球曲率與大氣層規避動能武器的姿態。
藍星是非常優質的盾牌,而人類的飛船相對落後和脆弱,不建議直接暴露在敵方艦隊視野中。
至於對方的動能武器攻擊,藍星有著稠密大氣,可以消弭大部分威力。
行星防禦係統可以進行嘗試性攔截,保護城市、重要軍事設施。
三門星辰主炮不必遮遮掩掩,夠距離直接開炮。
等到先頭艦隊靠近到足夠距離,受到藍星引力影響,人類就可以展開全麵反擊。
人類戰艦將在主炮掩護下進行反登陸,大大發揮出人類超進化者的優勢。
三門星辰主炮,雖然隻是仿製品,可塔爾人對其非常有信心。
隻要鎖定對方戰艦,幾乎可以做到50命中率。
必然擊穿裝甲,造成嚴重破壞。
因為通過風箏號傳回的參數分析,在先頭艦隊被藍星引力鎖定後,其本身的高速慣性,會導致本就能力有限的調姿起不到任何作用,動作遲緩。
此外,如果敵方艦隊用於調姿的動力,與其他係統共用主要能源,很可能因為瞬時的能源短缺,導致規避操作完全失敗,直接被命中。
在塔爾人眼中,共享者文明的艦隊看上去就非常孱弱,像是小孩的玩具。
也就人類推測中,十分神秘,令人豔羨的引力旋渦加速方式,在塔爾人的報告中得到三言兩語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