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建造的三台蒼龍級主炮,全部分布在赤道上。
隨著藍星旋轉,它們交替發射。
但距離過於遙遠,在人類的視角裡,隻能通過尾焰分辨先鋒艦隊的運動軌跡。
蒼龍一號完成第一次發射後,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優化設計,並在軌道修複過程中完成調試。
第三日,蒼龍一號再次發射。
這一次初速穩定在2c。
接下來便是一次又一次的發射,過程中不斷修正參數,替換零件。
相比於太空,炮彈飛行緩慢,藍星短時間看不到結果。
幸而人類還有塔爾人這個盟友,將處理不了的問題交給塔爾人。
塔爾人每每給出有效的改進方案。
蒼龍一號每一次發射,初速都更加精確向2c。
一個半月後,位於西非和東美大陸的蒼龍二號、三號,相繼進行了首次發射。
有著蒼龍一號經驗,二號和三號試射無比順利。
於是人類開啟了連續發射的時間。
跟隨藍星的轉動,每天都至少一枚1.2噸重,2c的炮彈離開藍星,奔向宇宙深處。
……
蒼龍一號基地,地下某間房間中。
數十個電子屏幕掛在房間四周的牆壁,它們的光芒照亮不大的空間,李前端坐房間正中,雙目微閉,精神力控製著與屏幕數量對應的鍵鼠等控製器。
四周屏幕上光芒變換,飛快顯示出各種數學算式,抽象模型。
這些都是引力研究所近些年來的研究成果。
雖然還不能做到改變引力常數g的地步,但諸如自引力探測等相關技術,也對人類有著巨大幫助。
然而,李前組建引力研究所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為了登神。
昔日天象事件後與異常生物背後的怪物戰鬥,被迫登神。
那次經曆中,李前終於明白自己缺少的是什麼,需要掌握一種現實規律,從而在世界之外撬動那裡的能量,搭建平台,站穩腳跟,成為常駐神靈。
而與精神力、隱秘之弦息息相關的萬有引力,當然就是李前的首選。
幾十年過去,引力研究所的理論研究,已然取得不錯的成果。
除各種科技層麵的技術之外,還有關於隱秘之弦震動頻率的多次優化,讓極限超進化者所能調動的萬有引力成倍暴增。
這也是李前能完全控製藍星引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學習引力研究所的研究資料同時,李前也在幫助三座蒼龍基地發射炮彈。
“可惜,還差一些……”
許久之後,李前緩緩睜眼,周圍屏幕跳動的頁麵全部停止。
他看完了引力研究所這些年來的全部資料,獲益匪淺,能調動的引力更多,對時空概念的理解更加全麵。
但還是差些。
“共享者文明在萬有引力上的研究,肯定走在我們前麵,如果能得到他們的技術資料,或許能大大縮短時間,我們這一代人就能完成。”
這是不久前引力研究所所長對他說的話。
共享者文明能夠調動宇宙暗物質脈絡,給艦隊整體加速,這就類似於風帆船在海上借用自然風力、洋流進行航行一樣,是借助宇宙的力量。
隻是宇宙脈絡更加高端,隱蔽。
人類也隻是發現,推測出模型,無法利用。
遇到共享者文明艦隊,才確定這一點。
“如果我強行登神,應該也有一定成功率了。”
李前沉思著,喃喃自語。
登神的難點無非有二。
一是要在世界之外,以某一現實規則,構建可供精神體停留的平台,並依靠這一規則反過來撬動大宇宙能量。
如今他對引力的掌握,了解,雖說不能瞬間撬動世界之外的能量,但細致入微的控製力,和強大精神,粗略操作應該也能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