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各部分將信息全部彙總後,才打擾李前,因此此刻一份份資料展開。
其中有江川等著名科學家帶領團隊的計算過程。
先鋒艦隊在知曉人類可以威懾到己方後,進行變軌就能躲避後續的炮彈。
同時既然已經察覺,開始變軌,有可能已經觀測到炮彈軌跡,測算出速度。
那麼就可以掐著信息傳遞,和炮彈飛行的時間差,用不多幾次的變軌,或簡單改換戰艦方陣,就能規避掉幾乎全部的襲擊可能。
因此不論是人類,還是塔爾人,都確定接下來蒼龍主炮再無法命中了。
而藍星目標極大,又不能變軌機動,未來肯定遭遇先鋒艦隊的轟炸。
要是其先鋒艦隊旗艦還在,那麼早先那樣的主炮再來一發,當真要給人類世界帶來巨大動蕩。
那種主炮人類擋不住,李前也沒什麼信心。
早先那枚炮彈進入大氣層,他嘗試乾預飛行軌跡,最終隻抬升不到10k。
炮彈體積、質量太小,所蘊含的動能又太巨大。
強大精神力能作用的麵積有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接下來的時間,按照塔爾人的戰術方針,人類將進入被動防守的時間,直到地方艦隊進入到50億公裡以內再進行有效還擊。
到了5000萬公裡以內,人類的常規武器,諸如導彈、電磁炮之類可以派上用場。
距離繼續拉近,人類飛船艦隊才有與之交戰周旋的機會。
不過,這些資料文件之所以出現在李前麵前,那當然還是有機會的。
李前閉眼,收回全部精神、超感,向著外太空無遠弗屆的蔓延出去。
人類的衛星、探測器為李前標定初始的方向。
最終,李前的感知儘頭,模模糊糊感應到移動的物體,但非常難以分辨,隻能判斷動向。
李前不確定那是敵方艦隊。
要在精神感知中精準判斷大小和距離,是非常艱難的。
因為人閉上眼睛,對想象出來的事物主觀判斷往往失真。
哪怕是李前的控製力,在感知的極限,也難以精準判斷了。
幸而這方麵科學家早就考慮到,設計專門服務於李前的特殊校準係統。
它由地麵計算機、高軌道衛星群,和深入宇宙空間的多組探測器組成。
此刻開啟校準設備,李前重新梳理精神感知,沿蒼龍基地為基點出發,將一顆顆衛星納入精神感知,並同時在計算機中標記出衛星的位置。
再往外是高軌道衛星,超越靜止軌道的飛行器等。
繼續向外延伸,李前的精神逐一覆蓋探測器組,並在電腦中標注,最後將先鋒艦隊也標記在計算機中。
人類可以觀測到先鋒艦隊,也就是說,掌握艦隊的位置,但不清楚準確的動向。
於是此時就可以套入李前精神感知到的方位數據,測算出準確的方位、動向。
李前就如此監視對方艦隊兩天,科學家估算出可能的幾條變軌航線,而後三台蒼龍調整射擊參數,再次向太空發射共計10輪炮彈。
又十多天後,人類高層齊齊鬆了口氣,露出笑容!
隨著先鋒艦隊距離拉近,李前確定先鋒艦隊中,那艘體積最大,超過一萬億噸的旗艦消失不見。
感知到的移動物體,也隻有49個。
這和人類觀察與分析出的情況完全一致!
由此可以確定,蒼龍主炮建功!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遊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遊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