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最壞情況的準備,早在確認霧氣空間存在諸多流浪文明留言,就開始了。
那時人類擔憂與外星文明開戰,除傳薪號的建造,還在大地深處修建大大小小的庇護所。
這種庇護所甚至要做到在超級地震之下,都能堅持住。
到了現在,類似的庇護所更多了,也更加的深了。
一般在1500米至3000米之間的地層結構中。
拿共享者文明艦隊舉例。
其艦隊龐大,科技程度高,很容易就能消滅人類在外太空的全部力量,進而超級戰艦停在外太空,威懾地表,這將導致地麵戰爭人類也會處在極大劣勢。
甚至無法與共享者文明正麵對抗。
在怎麼厲害的超進化者,這樣的情況下,冒頭就會遭到狂轟濫炸。
即便是李前,也很難有所作為。
共享者文明的旗艦肯定會停在極高的軌道上保持平衡,節省燃料。
同時隻有數百萬精神數值的李前,無法在這種高軌道對付那些戰艦,而一旦被發現,勢必迎來毀滅性打擊。
共享者文明能夠在霧氣空間留言,這說明對方存在突破極限的超進化者,能夠將霧氣空間的記憶,帶到現實之中。
所以,李前與更多的極限超進化者,應該在不可為的情況下,完全隱藏,保存戰鬥力。
等到幾百年後,藍星再一次進入高維航行,那將是人類反撲的時候。
須知,共享者文明艦隊的戰艦體積龐大,動輒萬億噸。
這種噸位在宇宙中流浪的時候,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可在登陸作戰中,
共享者文明艦隊幾乎所有的大型戰艦,都不可能安穩落在藍星地表,乃至來到稍低一點的軌道懸停。
因此,當高維航行開啟,共享者文明勢必瞬間丟掉九成九的戰艦力量。
屆時隱藏在地下庇護所的人類就能在諸多極限超進化者,破限進化者,以及最強者李前的帶領下,迅速清理掉地麵的所有入侵者,奪回母星。
沒有太空的絕對威懾,大氣層內作戰,沒什麼可以威脅到破限的超進化者。
更彆說李前了。
所以,當一切都不可為的時候,人類也不會完全失去希望。
而李前是這一計劃之核心。
當然,這也隻是人類最後的準備,不一定會走到這一步。
時間在逐漸迫近的戰爭中流失,共享者文明先鋒艦隊不斷逼近,流星雨愈加密集起來。
已經出現多起偏導護盾遭輪番打擊暫時失效,炮彈直接命中堡壘城市的情況。
從外部看,堡壘城市外壁出現明顯破損,炮彈進入了堡壘城市內部,留下密集的蛛網裂紋,造成一定死亡。
不過這些炮彈在城市與城市外壁的夾層被卸去了大部分力量,沒能造成更大數字的傷亡。
但這也引起了各大城市民眾恐慌,
待在堡壘城市中已經不夠安全。
外太空中,最快的一批戰機進入到距藍星10億公裡的邊界上。
李前動用精神力,勉強調動遙遠距離之外的部分宇宙引力,將大批的戰機捏碎,破壞掉。
甚至都不會有漏網之魚,精神覆蓋之下,雖然分辨的比較模糊,看不清戰機內部結構,甚至輪廓都不清晰。
然而它們的高速和方向就是最好的標記。
另一方麵,幻象空間中情況也在不斷惡化。
為了給藍星爭取時間,總署改變戰略,蘇想不直接出麵與五位入道大真人交手,而是將大量科技武器援助運送到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