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常人來說,自己的家庭糾紛都不一定能妥善解決掉,甚至大多數時候不清楚矛盾的根源是什麼。
以為關心不夠,以為物質條件不足等等。
因此旁人很難理解宋哲宋琦父女之間的矛盾到底是什麼。
甚至就連宋哲自己都不清楚,她和女兒之間親密,但是某些時候,卻又能明顯察覺到隔閡。
宋哲認為,這是社會變遷造成的代差。
就像和平時代,七八十年代的人,與九零後,乃至零零後的思想認知區彆。
再加上工作的原因,宋哲並沒有太在意這個問題。
隻要女兒過得開心快樂就是了。
為了不打擾宋琦的生活和事業,登上洪湖號這件事,宋哲竟也沒有第一時間告知。
這似乎是父女之間關係惡化的直接原因。
畢竟在登上洪湖號之前,宋哲就清楚自己大概率永遠回不來了,最好的結果是老死在星空中。
他不敢告訴,也不知道如何麵對,因此選擇不說,成就既定的事實。
得知消息的宋琦自然十分震驚,傷心,情緒不穩定很長時間。
但是章程看得出來,宋琦並沒非常生氣,尊重宋哲選擇,更多是因為注定離彆的不舍和懊悔。
那段時間她連研究室都沒去過了。
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研究,去父親單位工作,成為一名生物科學家。
到了後來,洪湖號傳回消息,宋哲還活著,並且前往共享者聯盟談判,宋琦喜極而泣。
隨後的事情,自然是談判順利進行,戰爭風險持續下降,宋琦才真正放鬆。
等到洪湖號飛船返回藍星,宋琦將此前的擔憂等一收,對於宋哲又是愛搭不理,冷淡的樣子。
宋哲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自己已經活著回來。
章程作為比宋哲更加了解宋琦的人,再加上他性格開朗,交友廣闊,一眼看出了問題所在。
宋琦並非冷漠,她的哭泣與懊悔都是真的。
哭泣是悲傷,懊悔是因為叛逆。
昔日,宋哲為宋琦安排好了一切,隻要她按部就班走下去,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或醫學類科學家,再有點天賦,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名垂青史也未可知。
但宋琦並喜歡那樣的未來,毅然決然離開單位,組建了自己的研究室,搞起了自己的愛好。
突然地變化,擺脫既定的安排,多年心血白費,自然導致父女二人爭吵,隨後冷戰。
但是畢竟血濃於水,宋哲很快就想通了,支持女兒,暗中幫助過她的研究室,比如助其拿到先期的訂單。
宋琦為了夢想和愛好,辜負了宋哲的期望,她其實也在生自己的氣,當噩耗來臨,回想過往種種,自然懊悔當初叛逆的自己。
甚至一度厭惡過去的選擇,不再去研究室了。
“所有的問題和矛盾,都是相互之間不了解,產生了誤會,造成誤判,就比如我們人類起先不了解共享者文明,他們也不了解我們,於是戰爭爆發了。
你和宋琦之間也缺乏充分的溝通,你們之間其實都相互理解著對方,又都同時愧疚,責怪昔日的自己。”
章程好不容易預約到時間,拜訪了當前相當出名的名人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