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類的思考速度,取決於信號在神經細胞之間的傳遞速度。
準確來說,受限於神經遞質的轉化效率。s,尋常沒有破限的超進化者,能達到正常人的2.5倍。
進入虛擬世界後,思維速度可以提升到315倍。
但依然受限於人體的神經網絡,以及不同人思維方式的迥異,帶來的適應力差距。
正常人的15倍這個極限,還是一名破限者創造出來的。
然而百多年後的今天,正常人完成數字化,其思維速度徹底擺脫了神經網絡限製,輕鬆達到200倍的超高速!
甚至經過訓練和實驗,這個速度還會成倍提高。
不過數字生命和ai不同,以及其思維習慣等限製,短時間是不能進行更超高速的思考破限,以免出現思維崩潰,記憶覆蓋等嚴重認知障礙。
但是,超過100倍,穩定180倍,偶爾接近200倍的思維速度,依然表現出極其強大的能力。
往日裡需要計算數個小時的數學難題,數字生命隻需要一秒,甚至更短。
並且接連破解困擾人類的學術難題。
雖然偶爾出現錯誤,但很容易糾正。
“一個能夠和人一樣思考的ai。”
隨行的其他飛船中,蜥蜴人開始擺爛,集體開始沉眠,非必要聯係不上。
另外兩個文明卻看著人類的科技進步。
如今人類已然完成了那個‘飛升計劃’的第一步。
這兩個文明對於人類這種瘋狂的行為和思想表示震驚。
他們雖然幫助人類搞相關的研究,但是不敢自己嘗試。
直到現在,對於數字生命展現出的能力,他們依然是恐懼的。
那樣的一個生命一旦出現在自己的飛船中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很快就要到達新的星係了,一共七顆行星,我們隻要最外圍的行星和共同開采3號氣態行星。”
傳薪二號傳來人類的信息。
目標星係就在前方,這些年也早就探明情況。
是一顆非常年輕的恒星,質量不大。
該星係行星軌道都不大。
但是資源相當充足,有著厚厚的隕石帶,以及兩顆氣態巨行星,質量不足難以變成恒星。
否則這裡將是一個三星係統。
因此,這個星係也不算穩定。
經過傳薪科學院考察和評估,不打算在這裡長久停留。
或許一百年之後,建造出新的飛船,完成技術升級,艦隊就會分化,重新出發,繼續在宇宙中流浪。
百多年技術積累,傳薪號可以一分為二,分出一到兩艘新的傳薪號,由數字生命帶領。
共享者聯盟一直不願透露他們為什麼迫切想要登上藍星的原因。
人類意識到這代表著巨大危機。
因此傳薪號跟隨共享者文明主力艦隊航行。
百多年的時間,人類確定蜥蜴人真是徹底的擺爛了。
另外兩個文明的想法,似乎和人類差不多,要在這裡發展工業,建造新的飛船,然後分散艦隊。
科學院不知道他們到底知道什麼,但是跟著照做。
“我或許知道他們在害怕什麼了。”
這天,傳薪號某高級實驗室中,忽然響起喜悅的聲音。
實驗室中的幾名埋頭的科學家相繼停下工作,看向虛擬屏幕。
一道人影緩緩凝聚,正是他們曾經的那位同事,如今正從高倍思維領域退回到10以內的思維世界。
“你發現了什麼?”
“和引力有關嗎?需不需要請段先生蘇醒?”
幾名同事詢問,
他們之前關注到,這位同事頻繁調用飛船上的引力波觀測設備。
“是的,與萬有引力相關,不過是在以前的塵封資料中有所發現……藍星的重力井並非單純的引力錨定,那還是一個信息通道,廣播基站。
資料中記載,李前先生曾組織人手研究過,最後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