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老遠跑過來除了和顧清清攤牌了,還有個重要的事兒,那就是要撫養費和補償了。
他們可聽說顧清清現在很有錢,這筆錢十有八九都是蘇顧兩家的。
他們現在急著要一大筆錢給顧清平看病。
其次被他們家連累的那些親戚,好歹也得補償一下吧,不然這親戚都沒法做了。
如果是普通親戚就算了,人家一個兩個都有能力的,不能因此反目成仇。
顧母說完這些前因後果,就直接讓顧清清給錢,不給錢就威脅她把她的身份說出去。
雖然找不到顧清清偷自家財物的證據,而且那些東西也不能拿出來說事,他們隻能先不追究這件事了。
他們把顧清清養了十六七年,雖然沒用心管她,但是錢可沒少花。
所以他們決定向顧清清要的撫養費、精神損失費,還有當年李玉蓉騙走的那兩千塊錢。
要是能要回來,那可就能大大地幫顧家的親朋好友們解決現在的窘境,顧清平的醫藥費也有了。
顧清清聽完這整件事,一下子就像被雷劈了一樣,整個人都崩潰了。
她一直都覺得自己是顧父酒後亂性犯下的錯誤,她才從出生就被生父冷落,和被顧家一家人冷包裡。
結果鬨了半天壓根兒不是,才發現顧家是那個平白無故被罵的倒黴蛋。
不僅當了這麼多年的冤大頭,還因為她的緣故而落得個流離失所的淒慘下場。
不過現在木已成舟,那些東西都不在她手上了,她有心想還給對方也是不可能,而且對方也不可能知道她拿走的。
至於蘇顧兩家懷疑是她舉報的事,沒有證據也拿她沒辦法。
不過李玉蓉騙的那兩千塊錢,還有顧家人多年來養她的費用,以及精神損失費,她是無論如何都逃不掉的。
也許是內心的良知過意不去了,又或者是擔心自己的真實身份曝光後在村裡沒法混了。
反正呢,顧清清給了顧家父親整整七千塊錢。
這些錢,可是她辛辛苦苦打拚了一年多才攢下來的全部家當。
她隻給自己留了一些做生意本錢,其他都給蘇家。
這些錢跟她以前從蘇家、顧家順走的巨額財產比起來,這七千塊錢簡直就是毛毛雨。
顧家夫婦看著顧清清拿出這麼多錢來,本來經過單獨的推斷後,他們隻懷疑顧清清舉報家裡和給顧清平報名下鄉。
但現在兩人心裡就開始犯嘀咕,難道家裡丟的那些東西真的和顧清清有關?不然她一個知青哪來這麼多錢。
隻是顧清清怎麼一個人把那些東西神不知鬼不覺地搬走,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可要是她沒做這事兒,那她又是怎麼弄到這麼多錢的呢?
夫妻倆想來想去,越來越覺得他們一開始的猜測沒錯,他們幾家的東西都是被顧清清偷走的,隻是沒什麼隻有這點錢。
最後兩人得出個結論,那就是顧清清聯合和外人來偷家裡,最後同夥給騙了,才隻分到這麼一點錢。
不過顧清清嘴硬不承認,他倆也沒辦法,隻得慢慢想辦法了。
加上現在家裡急著用錢,所以一拿到錢,顧家夫妻也顧不上趕路的疲憊就要往回趕。
走之前,他倆還特意跟顧清清簽了一份斷絕關係書,上麵寫明前因後果。
對於這份斷絕關係書,顧清清可淡定了,連話都不多說一句,就痛痛快快簽了自己的名字。
不僅這樣,她還特彆“好心”地去了楊大樹家,出氣錢讓楊大樹趕馬爬犁幫忙送顧家夫婦去公社。
顧清清看著顧家夫妻遠離的身影,她也徹底鬆口氣。
她才不在乎這份斷絕關係書的,她心裡跟明鏡兒似的,顧家最多也就是在魔都和江東省的報紙上登一下這事兒。
可隻要再等幾年,等她回魔都的時候,估計早就沒人記得這事兒了。
再說了,她覺得等自己有一天靠著自己的本事爬到高位上,誰還會在乎她以前那不光彩的事兒呢?
更彆說,明明是父母的錯,憑什麼要讓她這個當女兒的來背黑鍋、擔責任呢?
她之所以給顧家父母錢,就是想先穩住顧、蘇兩家。
畢竟,顧、蘇兩家能這麼快平反,就說明他們背後有厲害的後台,還有很廣的人脈資源。
她可不希望因為一時的意氣用事給自己惹下麻煩。
她現在最後悔是當時沒有留些違禁的東西做證據,好落實兩家人的罪行,說不定蘇家、顧家就能不能這麼快洗清冤屈了。
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她心裡頭跟明鏡兒似的,如果自己一毛不拔,那對方肯定會惹怒對方。
要是真鬨到那一步,對她可沒什麼好處。
要是對方真不管不顧地要拚個魚死網破,那她好不容易攢下的好名聲可就全毀啦。
名聲壞了,她在村裡可就沒法混啦,以後找對象,人家知道她有這樣的父母,肯定對她沒什麼好印象。
到時候,想再找個稱心的好對象,那可真是難上加難,麻煩得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