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把江豔秋他們幾個女知青安排幫忙做飯,大廚高峰也幫忙做飯,除了做飯還準備柴火。
他們也跟著其他大隊在江裡下網打魚,給大家改善生活,這裡沒人管打撈多少,全憑本事。
江豔秋用空間作弊,每天都有收獲,後來魚少了,她就把空間裡之前收的魚放一些出去。
她後來又碰到兩次馬哈魚洄遊,空間裡放了兩萬斤左右的各種魚,不過也沒多拿,夠吃就行。
山水大隊頓頓都有魚吃,不過就算這樣,等江堤修好的時候,大家還是都瘦了一圈。
這主要是因為這年代的人乾活太實在,居然還比賽乾活,累死累活的就為了能拿到上麵獎勵的搪瓷缸。
於是公社和公社比,大隊和大隊比,一兩百斤的擔子挑起來就跑,不瘦才怪。
回大隊時,已經是到了貓冬的季節了!
有江豔秋的兩封信和一張五十塊錢的彙款單!彙款單和其中一封信是江明珠寄來的。
信上說讓她請假回去探親,因為大哥江凱捷年底要結婚了,這筆錢就是江凱捷給她當路費的呢。
江豔秋其實也想回去看看的,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個工作回城。
雖然最遲隻有兩年就能回城了,但誰不想早點離開農村呀!
而且在這裡,有喬蕾和顧清清這兩個人在,她想改變一下自己都得提心吊膽的。
顧清清還算好,喬蕾就老是閒著沒事盯著彆人看,疑心重,稍微與眾不同都怕喬蕾發現異常,
其次,她個人覺得還是去帝都考大學比較好,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當地戶口的優惠政策。
不過考上大學後就不用為留在帝都工作的事情發愁了。
沒想到的是,江豔秋拆開另一封匿名信,竟然是帝都一家供銷社的接收函和一張工作入職登記表!
這可真是個意外的大驚喜呢!江豔秋都不知道是誰給她寄的,反正肯定不是江家人。
也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先回去看看再說吧。
她先去公社和知青辦把手續辦了,就算是假的,回去再想辦法找其他工作。
家裡安排的工作,從大隊到公社再到知青辦,一路都很順利。
一天就把所有手續都跑完了,還順便把之前存在儲蓄所的錢取了出來,她差點都忘記了。
大隊這邊也開始分糧食了,今年的糧食比去年少了不少。
除了之前分的五十斤小麥,一個人頭就隻分了一百苞米、十斤大米、十斤糯米、十斤大黃米、十斤黃豆,其他的都是紅薯乾和土豆乾。
糧食不夠分,江豔秋就沒有分大隊的糧食。
她之前還打算收點沒有汙染的稻穀以後吃呢,今年是沒指望了,好在去年她偷偷收了兩千多斤稻穀呢。
雖然沒分到糧食,但是分錢多了,江豔秋分了一百六十七呢!
今年連糧種都上交了,糧種明年統一發,其他的上麵全部結算成錢返回來。
手續辦妥後,江豔秋開心地請大家吃了飯,順便宣布回城的事,這次大家真的是羨慕了。
請客完江豔秋還剩七隻母雞,三隻大鵝,正琢磨著怎麼處理那些雞鵝時,
沒想到突然下起了大雪,路都被封住了不能走,她乾脆把剩下的雞做成熏雞熏鵝帶走,這樣去了城裡想吃肉就不用找借口!
江豔秋把山貨、衣服和糧食都打包好了。
她剩下的糧食加上自留地的一麻袋,山貨和菜乾兩麻袋,衣服一麻袋準備寄走。
手裡就隻剩下一個皮箱了,裡麵放了一身換洗衣服和收音機。
本來她還打算把被子寄走呢,不過原主見義勇為的保溫瓶要帶走,還有之前弄的蜂蜜罐子也得帶走,十幾斤呢,放在被子裡就不容易撞壞。
她本來打算用郵寄的方式,不過顧清清告訴她說:“我們回去探親,顧清時找了去市裡的卡車來接我們,你留一些換洗衣服,其他的都可以托運,這樣比郵寄更劃算哦。”
江豔秋真心地感謝說:“太謝謝你們了!”
至於其他東西,鐵爐子顧清清他們要了。
他們那房子的地基不太好,第一年就被凍得下沉了,去年開始就透風,他們結婚時才重新修補了一遍。
結果今年的天氣比前兩年更冷,漏風得厲害,就跟沒修補過一樣。
顧清清本來準備探親回來再買個鐵爐子的,不過現在江豔秋要走了,就換江豔秋的吧,反正也就用兩年。
江豔秋沒要錢就直接把鐵爐子送給他們了。這兩年在顧清清那裡賺了不少呢,
雖說顧清清拿去也沒少賺,但自己可省事多了還沒冒風險!
至於鐵鍋、水壺、水桶這些,大家都有,江豔秋讓陳嬸子和楊嬸子他們有用的就拿了。
本來冬儲菜菜乾都準備送人了,不過王支書來找江豔秋,問道:“江知青,你的房子打算怎麼處理呀?”
江豔秋不明所以,還是直接說:“當初蓋房子的時候就說好了,離開的時候交給大隊,我走了之後肯定由大隊來安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