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大臣謝鳳,生於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出身陳郡謝氏,因門蔭入仕。在元嘉年間擔任鄞縣令,政績顯著,後累任安南將軍、廣州刺史。他於縣東造方勝碶蓄水,用以溉田利民,又在碶北大溪上造橋,方便百姓出行,民得不涉,因名謝鳳橋。然而,元嘉年間他受父親謝靈運牽連被流放到嶺南,很早就去世了,享年51歲,其子為謝超宗。
南部戰區陸軍某旅無人機飛行控製技師二級軍士長謝鳳,是戰友心中當之無愧的“兵王”。他擁有眾多榮譽,23個比武競賽第一、17項軍以上表彰、2次國際賽場奪冠、3次榮立二等功、4次榮立三等功,還被評為首屆全軍“四有”優秀個人標兵。他從“菜鳥”起步,學曆低、個子矮,在軍營起點低,但憑借著不服輸的精神和不懈努力,一路逆襲。從手榴彈投擲加練,到克服對水的恐懼,在武裝泅渡中奪魁,再到在國際偵察兵比武和無人機操控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他用汗水和堅持書寫了傳奇。
高宗紹興五年進士謝鳳,閩縣(今福建福州)人。曾為建昌軍教授,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雖關於他的記載相對較少,但從其進士出身和擔任教授一職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位有學識、有作為之人。不同時代的謝鳳,在各自的領域綻放光彩,他們的故事激勵著後人不斷奮進。
二、南部戰區兵王謝鳳
(一)出身與起點
謝鳳出生在軍人家庭,爺爺參加過解放戰爭,父親是參加自衛還擊作戰的老兵。入伍時,謝鳳學曆低、個子矮,軍營起點很低。親戚鄰居都不看好他,覺得他在部隊沒多大發展前途。然而,謝鳳並沒有被這些負麵評價影響。在新兵連,他第一次考核成績排在倒數第三,但他沒有氣餒,而是通過不斷給自己加練來提升成績。就拿手榴彈投擲來說,他每天投入大量時間進行高強度訓練,一整箱一整箱的教練彈不停地投,練到胳膊腫了,拿不穩筷子。憑借著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將訓練成績一項項提了上來,最終在新訓結業時,成為新兵連綜合成績第一。
(二)克服困難的堅韌
因為童年溺水經曆,謝鳳對水充滿恐懼。這導致他在早些年多次參加偵察兵比賽時,始終不敢參加個人項目,每次都是與團隊一起戰鬥到最後,自己卻空手而歸。在一次遊泳訓練中,他又站在岸邊當“看客”,被連長一腳踹下了水。在水裡一陣亂撲騰後,嗆了好幾口水才被戰友拉上來。那幾天的遊泳訓練,連長反複逼他下水,慢慢地,他開始克服對水的恐懼。從那以後,他跟自己較上勁,一有空就在草坪上、宿舍地板上練習扒水、夾腿遊泳動作,甚至連做夢也在練,手腳一比劃,被子都蹬飛了。他不斷增加下水訓練的距離,從50米到100米,再到5000米、米。最終,在第二屆巴西國際叢林巡邏競賽時,他從“秤砣”變成了“開浪手”。當直升機高速掠過亞馬遜河麵,看著黑黢黢、深不可測的亞馬遜河,謝鳳擰著背囊第一個躍出了艙門,奪得武裝泅渡第一名。
(三)永不停歇的拚搏
這些年,謝鳳就像一台“永動機”,永不知疲倦,不會停歇。2021年,已經34歲的他備戰國際偵察兵比武。本來安排他當集訓教練,但他執拗地要做選手。長達八個月的“魔鬼集訓”中,他靠著止疼藥、封閉針堅持訓練。曆經十餘輪選拔淘汰,他一路過關斬將,殺入俄羅斯新西伯利亞決賽,最終奪得了狙擊步槍射擊第一名。
(四)轉型與突破
隨著武器裝備智能化、無人化迅猛發展,謝鳳也隨著陸軍轉型大潮轉型無人機作戰領域,擔任無人機飛行控製技師。第一次見到無人機係統時,他被龐大的規模和複雜的操作界麵震驚了。光車輛就有七八輛,一個足球場才能鋪排得開,運轉起來要幾十個人協同完成。而控製手的控製艙內,十餘台計算機,數以千計的數據信息不停滾動,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按鈕按鍵,密密麻麻。對於隻有初中文化的謝鳳來說,這無疑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為了掌握基礎理論,他上網課自學空氣動力學、飛控原理,休假時厚著臉皮到地方院校蹭課;為了弄通操作原理,對著一箱子百多本圖紙資料一頁頁看、一點點摳,筆記做了幾十本;為了獲得直觀飛行感受,他自製航模練習精準起降,觀察飛行景況,體會風雨天氣操控變化;為了實現“人機合一”,他苦練艙內情景感知,看數據對比飛行姿態,翻原理腦補空中動作。經過200餘架次、800餘小時的飛行訓練,他將各項飛控技術練成肌肉記憶。一次瀕海飛行訓練,無人機在30多公裡外、6000多米高空突然“空中停車”,各項飛行數據劇烈波動。謝鳳沉著冷靜,立刻操控無人機返航,成功避免了巨大損失和無人機核心技術泄露。
(五)榮譽與擔當
謝鳳獲得了眾多榮譽,23個比武競賽第一、17項軍以上表彰、2次國際賽場奪冠、3次榮立二等功、4次榮立三等功,還被評為首屆全軍“四有”優秀個人標兵。麵對這些榮譽,他保持謙虛的態度,表示自己隻是一個“憨憨”的人,一直努力做著“傻傻”的事。作為強軍征程中的一員,他決心繼續愛崗敬業、紮實工作,為強軍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喜歡群英薈萃合集請大家收藏:群英薈萃合集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