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葉適_群英薈萃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6章 葉適(1 / 1)

一、寒門崛起,鑄就非凡人生

葉適的成長之路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他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困境中鑄就了非凡的人生。

葉家雖貧困,卻有著濃厚的書香氛圍。葉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讀書人,父親葉光祖更是以教學童為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葉適自幼便受到了知識的熏陶。十歲就能寫文章的他,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資。十三歲時,隨父遷居永嘉,儘管浙南水災頻發,居無定所,搬家多達二十一次,但他始終沒有放棄求學。一邊向同鄉師長請教,一邊在樂清白石講習以維持生計。

十九歲時,葉適開啟了十年婺州“遊學”生涯。在此期間,他結識了薛季宣、陳亮、呂祖謙三位大家,這些人的思想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關心時政,展露政治才華,1174年,上書簽書樞密院事,剖析朝政積弊,雖未得到回應,卻彰顯了他的報國熱忱。1177年,他通過漕試,在省試和殿試中脫穎而出,成為榜眼,自此名揚天下。

葉適從寒門子弟逐步崛起,他的經曆激勵著後人在困境中奮發向前,追求知識和真理,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拚搏。

二、心係家國,力主抗金複國

(一)上書獻策,儘顯報國熱忱

葉適對國家命運始終懷著深切的憂慮,多次上書朝廷,其言辭懇切,儘顯報國熱忱。在《上西府院書》中,他縱論天下大勢,指出朝廷之上陋儒生之論、輕仁義之學,導致擯斥賢者。他提出政治上要收召廢棄有名之士、斥去大言無驗之臣等措施;經濟上據歲入之常以製國用、罷太甚之求以紓民力;軍事上廣武舉之路、委諸路以擇材、屯田耕種以代軍輸等主張。雖這些上書未得到應有的反響,但葉適並未放棄,此後仍多次向朝廷進言,其要點多圍繞革除弊政、積極準備北伐展開。葉適的這些主張,充分展現了他對國家局勢的深刻洞察和堅定的抗金複國決心。

(二)臨危受命,建立抗金功績

南宋四路大軍伐金,局勢危急。葉適臨危受命,帶病趕赴建康任職。他深入研究建康地勢,提出極具戰略眼光的“過江守江”策略。為加強防禦作戰能力,他建立堡塢,憑險結寨,兵民同守,有效提升了南宋軍隊的防禦實力。同時,他設置屯田,安置兩淮流民,既為作戰提供了糧草保障,又解決了流民問題,以百姓的力量彌補了兵力、財力的不足。在葉適的努力下,南宋成功構建了江淮防衛體係,粉碎了金兵的渡江陰謀。他的這一係列舉措,為南宋抗金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也成為他人生曆程中光彩的篇章。據記載,葉適鎮守建康期間,處於戰線關鍵部位,在長江沿線擋住金兵主力的攻勢,扭轉敗局,連戰皆捷,迫使金兵退卻,保衛了南宋半壁江山。

三、銳意改革,彰顯政治智慧

葉適在政治生涯中,展現出了非凡的銳意改革精神和卓越的政治智慧。

他曆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始終秉持“實事實功”的理念,從基層崗位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儘管多次麵臨朝政腐敗的困境,甚至屢遭誣陷和罷官,但葉適從未放棄對議政的熱情。他仗義執言,勇於指出朝廷積弊,積極推動改革。

任太學博士時,葉適向孝宗進言,提出以報仇複疆為核心,通過“變國是、變議論、變人材,所以舉人事”的變革主張。這一主張充分體現了他對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的深刻認識和前瞻性思考。雖然當時的孝宗已失去抗金的熱情和精力,但葉適的這份執著和擔當令人欽佩。

在朱熹被兵部侍郎林栗彈劾時,葉適挺身而出,向孝宗奏上《辨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激烈抨擊林栗以政治權力壓製學術的惡劣行徑。這一行為不僅展現了葉適的勇敢和正義,也體現了他對學術自由的堅定維護。他深知,在一個國家中,學術的繁榮和思想的多元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葉適還向寧宗上過三道奏劄,既對弊政進行了深刻剖析,又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對策。他強調人才對國家的重要性,提出“欲占國家盛衰之符,必以人材離合為驗”。同時,他希望朝廷提供和諧團結的政治環境,認為“臣聞治國以和為體,處事以平為極”。這些觀點都體現了葉適作為一名傑出政治家的高瞻遠矚和廣闊胸懷。

葉適的銳意改革和政治智慧,為南宋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思想和行動,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四、思想傳承,影響深遠後世

(一)永嘉學派集大成者

葉適作為永嘉學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張的功利之學在南宋學術史上獨樹一幟。永嘉學派可追溯至北宋慶曆之際的王開祖、丁昌期等,後經周行己、許景衡等將“洛學”“關學”傳到溫州,至南宋逐漸形成。在這一發展過程中,鄭伯熊、薛季宣、陳傅良等前期學者為永嘉學派奠定了基礎,而葉適則集其大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小美人她夜夜撩,病嬌集體急紅眼 剛穿八零,資本家小姐要買我老公 存活於病態的世界 男女之間的那些事 cos真人我成了忍界魅魔 血影騎士團惡魔禮讚 從帝王引擎到超越之王 明主 伽藍舊夢 末世,我搓一顆星球狂囤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