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婆婆,你是說真的,這可是三畝水田。”
有根媳婦一下就站起來,來回踱步,看著劉家婆子欲言又止。
她很想承下來,又知道,家裡隻有自己和兒子,三畝水田種不來。
“這事,這事我得好好想想,明天一定給你答案,劉婆婆,你能念著我,我很感激。
你放心,規矩我都知道,種出來的糧食,我四你六,等我再想想,這事再想想。”
說完這事,劉家婆子又抓緊時間去了許妹子那,這是死去的丈夫在河上裡最近的親戚。
劉家村裡基本沒有外姓,大家反而用媳婦家的姓作為區分,區分不了的,就從名字上區彆。
“劉嬸子,今天怎麼有工過來,上晌還見著你在山那邊,說著秋收前去家裡找你。”
“許妹子,大根去了,在河上裡你就是我最親的人,這次是有事想找你。”
劉家婆子一說,許嫂子就趕緊把她迎進來,又指揮家裡上下端水拿椅子。
“好了好了,我一個老婆子,不用這麼麻煩,給我上一碗涼水就行了。
許妹子,今天找你來,是想說你之前問的那件事,三畝水田,咱們五五分成,山上那邊的你六我四。”
都是自家人,劉家婆子就沒繞彎,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哎呀,原來是這件事,大武媳婦,快快快,去把之前在山上取得蜜給你叔嫂拿來,讓她甜甜嘴。”
劉家婆子手裡的地,可是不用交賦稅的,種出多少,就是多少,這不就是白撿的糧食。
許妹子心裡已經盤算起來,三畝水田劉嬸子肯定不會全給自己,她還有娘家親戚。
這水田伺候著廢人,估摸著能有個一畝就頂天了,山邊的那些地,還得把幾塊大的留下來。
家裡上下有自己操持,大武和大武媳婦忙著家裡的田,二武和小五去忙劉家婆子的地。
“許妹子,我這事裡再考慮一下,我得抽空再去一趟山下裡,不急,怎麼著也要等秋收之後。”
“劉嬸子放心,我曉得輕重,等當家的跟大武、二武回來,商量好了,第一時間來找你。”
許妹子能操持家裡上下,劉家婆子知道她心裡有成算,放心的走了。
回家把蜂蜜收到雜物間的櫃子裡,劉家婆子將身上的衣服換成體麵的那一套。
大帝給的衣服,被劉家婆子變成了貼身的裡衣,藏在裡麵。
“姑奶奶,你怎麼來,快屋裡坐。”
家裡還是劉家婆子剛出嫁時的樣子,隻在旁邊起了幾間屋子,也沒分家。
劉家婆子本來就是家裡的老來女,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都不在,隻有嫁到彆村的三姐還在。
劉家婆子出生的時候,大哥大嫂孩子都有兩個,這邊的小輩發家快,往下第四代都出來。
劉家婆子從河上裡走過來,家裡的勞壯力都去上工,劉家婆子就給小輩留下話,讓他晚上告訴家裡。
還沒等離開,聽到報信的劉長根就從地裡跑回來。
“姑,你來怎麼不留在家裡吃飯,誒呦,這些娃真不懂事,都不跟我說一下,還是彆人看見。”
劉家婆子跟著家裡的小輩關係不錯,她是跟他們一起長大的,這會看見劉長根也樂嗬說不打緊。
“有根侄子彆怪幾個小的,我想著不打擾你們,大家都忙,這次過來,是上次說的事。”
“姑,我知道你念著咱們家,那可是三畝水田,還是鄉裡最肥的一片,河上裡的田不好這麼給山下裡的人來種。”
剛聽一耳朵,劉長根就知道姑說的是什麼,這事,家裡都眼巴巴的等著自己答應。
姑為家裡想著,家裡不能把姑在河上裡招人嫌。
“我知道的,有根媳婦和許妹子我都找過,隻留下一畝,這事裡正不會不同意。
就是山這邊的地,隻能等許妹子和有根媳婦挑完,大塊的估計沒有。”
“我懂得,我懂的,家裡不會讓姑為難,剩下啥,就要啥,能多一塊地,冬日就多一份糧食。
這這這,我真不知道怎麼感謝姑,家裡幾個姑娘小子正是能吃的時候,好啊,好啊,我替他們感謝姑奶奶。”
娘家這邊劉家婆子不愁,就憑著爹媽早早撒手人寰,大哥大嫂還給小妹子養大。
又挑了有本事的大根,還有,小世界給的資料,原主死後也是娘家這邊給帶回去,加上原主的記憶,家裡是靠得住。
家裡的小輩對劉家婆子也親近,隔三差五的長根侄子就會讓人過來給劉家婆子乾活,隻用管一頓飯。
“這都是小事,我出嫁的時候,幾件嫁妝都是大哥帶著你們打的,還有大根和存根出事,也是你們過來幫我,這些我都記著呢。”
“姑,這都多久前的事,你還記著,我們做小輩的,這都是應該的,不當事。
等秋收忙完,我讓幾個小子過來把房子修一下,也好過冬,姑有什麼要求就跟他們說。”
劉家婆子都答應了,都是自家人,這些東西不用客氣。
“誒,我還沒說呢,你讓家裡小子上山的時候,見到兔子,給我留一對,這東西長的快,我養了吃肉,這身子骨不吃肉不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兔子可不好養,這玩意下崽快,也容易死,姑要是想吃肉,過年殺豬之後我讓媳婦帶幾斤給你補補,我們都盼著姑好好的。”
“沒事,大根還在的時候,我跟他養過兔子,有經驗,等明年,手裡沒活,總不能在家坐著。”
劉家婆子解釋了自己要養兔子的另一個原因,這話長根侄子相信。
農家人就是怕閒下來,閒下來就意味著沒得收成,意味著餓肚子。
“那行,沒想到姑還有這門手藝,這兔子要是養好了,說不定還能帶到縣裡去買,等忙完,我讓小子姑娘們專門上山給你找。”
現在的鄉裡都是吃兩餐,早上一大早出門乾活,等太陽出來,九點多回家,就吃早飯。
吃完早飯,忙家裡的事,地裡活忙的時候,也會早點出去,等下午五六點回來,再吃第二頓。
劉家婆子一個人住,對糧食消耗不高,就沒按這個來,一天三餐的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