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沒有對大黃進行物理或化學閹割,可能是近朱者赤,她現在還沒有世俗的衝動,對於公狗需求不大。
看四位大侄子出門,花婆婆搖搖頭,根據她的估計,這幾位大侄子,都很難活過七十。
長根侄子年紀最大,從裡正退下來之後,操心完河下裡操心家裡,近兩年,身體衰敗的厲害。
長力侄子、長壯侄子、長才侄子,看著也是身體一年不如一年。
大劉鄉的老人家一般活到六十就算高壽,按照這個規律,他們都是有福氣的。
至於自己,花婆婆依舊是能活多少年歲就活多久,到了八十,在現在算吉瑞,能有鄉君封號,九十、一百,那是人瑞。
孩子們的生老病死都有他們的規律,家裡人這麼多,花婆婆顧不了所有人。
乾脆什麼都不做,安心享受現在,隻要活下去,靜待花開。
“大黃,走,先去關門,我們去後院葡萄架下坐坐會。”
花婆婆從山裡挖來的那株野葡萄早就落葉,葡萄架那邊,現在還有綠葉,是之前的縣丞家孺人送的一株葡萄。
據說來自更南邊,還能跟貢品沾邊,可惜,花婆婆‘不會種’,這株葡萄隻長葉不結果,成了遮陰納涼的好去處。
大劉鄉來了新鄉正,還有劉有學在攪動風雨,家外邊熱鬨極了,花婆婆每天都有新故事聽。
這劉有學,是有兩分本事的,不知道從哪學來的庖丁術,秋日宴的時候,大出風頭,用大劉鄉特產的辣椒,做了十道菜。
這十道菜,在大劉鄉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新鮮極了,味道又好,一時間外來的行商都圍在他的小攤前。
這人還懂得經商,不賣辣椒,賣的是菜譜,十張菜譜,被行商們包圓,大把的銀子揣兜裡。
彆說自己手裡的那三畝田,就是屋後的小菜係,他都放在那荒著。
有了錢,不到一月,在冬日之前,屋子就起出來,不是常見的黃土磚配灰瓦,青磚黑瓦,氣派極了。
還有縣裡大人家才有的雕梁畫棟,可讓沒有見識的鄉鄰們開眼了。
這樣好的房子,沒有一個人叫好,原因還在這房子身上。
劉有學怎麼說都是大劉鄉的,鄉親們想著,他一人也不容易,起房子的時候,自發的去幫忙。
乾了一天兩天,大家認為是劉有學年輕,不懂規矩,乾到第三天,有人忍不住,去問劉有學,怎麼一頓飯都沒安排。
大劉鄉的人團結,誰家起房子,都會去幫忙,不給工錢都沒關係,但是最少要安排好中飯。
結果,劉有學反問人家,為什麼要安排餐食,這是什麼理。
問話的人以為劉有學年紀小,考慮不周到,給他找補,說沒有餐食,那可有工錢。
結果呢,劉有學像是才想起這件事,一臉彆人占他便宜的表情,一人十文錢就打發了。
這可把大家惹惱了,要不是看劉有學年紀小,怕他被外邊的人欺負,誰會費心費力看這個。
現在農閒,家裡男人可以去縣裡做事,不用這樣從早乾到晚,包吃包住,一天還能得到二三十文,這話真是太過分了。
鄉裡人賺錢的辦法少,那也不是沒有,隻是一年到頭賺的錢舍不花,要留著做大事,喪葬嫁娶,這都要錢,怎麼被劉有學這麼看輕。
那十文錢,大家也不要了,第四天,除了劉有學哥嫂,竟是一人都沒有。
這下劉有學不得不去縣裡找人,起房子這樣的苦活,被人獅子大開口。
一人一天五十文,包兩餐,每餐要有酒有肉,飯不能少於四兩。
就這樣,那群人還總想著偷工減料,做事也不認真,一個房子,弄了接近兩個月才完工。
劉有學不知道是真不懂還是手裡錢多燒的慌,花錢請人來,好酒好肉好菜的招待著,完全把大劉鄉鄉親的麵子放在地上踩。
至此,大劉鄉所有的人都直接忽略劉有學的存在,還有那心裡氣不過的,直接告到鄉正大人那。
有些事情,民不舉,官不究,有人舉報,鄉正大人就不能看著不管。
朝廷的地稅能讓普通人家傾家蕩產,按照劉有學家裡的大小,足足交了二十兩白銀。
鄉正大人最開始把劉有學家裡老宅分給他,那是一番好意,收拾收拾房子就能住。
要是早知道他有自己修房子的想法,就會給他分一塊空宅地,這樣就不用收地稅。
不過,鄉正大人早知道劉有學的本事,也不會管他這一攤子爛事,弄的自己在大劉鄉不受鄉親待見。
二十兩白銀沒讓劉有學傷筋動骨,從此跟大劉鄉鄉親的關係直接惡化。
這事也怨不得大家,都是相互選擇的結果。
劉有學今年十歲,虛歲十二,翻了年才十三,本來鄉親們真是一片好心。
這好心當成驢肝肺,被這麼糟蹋大家的心意,誰也不待見。
劉有學跟大家一樣都是鄉下人,憑什麼看不起彆人,每天嫌這嫌那的,縣裡的人也沒多隻眼,對他們就那麼客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隻有十二歲,就這樣勢利眼,等長大了,就更不得了,就算知道他會有一場富貴,大家也沒得攀附的想法。
這還是花婆婆給的底氣,她帶頭種辣椒和養兔,大劉鄉每家每戶都有收入,自己有底氣,才有選擇。
上梁的時候,按照這邊的習俗,劉有學在房梁上撒糖,一地的糖果瓜子和小紅封。
撒的時候熱鬨極了,師傅坐在房梁上,嘴裡的吉利話沒有重樣的,結果東西掉地上沒人要。
聽到這個消息,都在背後說一句傻子,錢多的沒處花,就算家裡有萬貫家財,也遲早要被敗光。
劉有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想借著上梁的時間跟鄉親們緩和一下,沒人給他麵子,也來火了。
修房子修出一個禍端來,劉有學寧願多花錢,也要把家裡四周都砌牆,給麵子不要,他還不稀罕。
“買糧食?出去!出去!!!我家糧食不賣。”
房子起好,沒消停一會,劉有學又鬨出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