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任務中的血蠕蟲,發現的較晚,已經吸食了半村人。
剩下一個,因為發現及時,還隻有村裡牲畜遭殃。
彆的村莊,國師府還在安排人去排查,一有情況,會通知茗大人。
現有的兩條血蠕蟲,都被國師府封印,等待大人們前去。
兩條血蠕蟲出現在京師附近,就是近半個月的事,蕪道友卜卦之後,算出與草茗這位司天監有關。
就把這兩個任務都推給了草茗,讓她親自去看看,也震懾一下有異心之人。
這事由錦道友代為轉達,這才會開口問茗都要是否有攻擊手段。
對付那血蠕蟲,必須一口氣滅殺,隻要剩下一點屍首,就能被那血蠕蟲逃了,不日卷土重來。
血蠕蟲已經被困住,在陣中,逃不了,錦道友問過草茗後,讓她拿下這個立威機會。
第二日時,草茗出門前還打扮一番,又讓楊海青換了他的學侍官服。
帶著梅蘭竹菊蓮桂六人,立於筋鬥雲上,身後跟著楊學侍,氣勢洶洶的去了村莊之中。
“茗大人,這邊請!”
早有道友在此等候,見到草茗過來,就為她引路。
看到國師府這位大人的動靜,大家就知道,今日要除血蠕蟲,都遠遠的圍觀。
草民掃視一眼,果然,這圍觀百姓之中,有好幾位都修為在身。
其中有國師府的道友,也有那不懷好意之徒的爪牙。
“楊學侍,讓所有人後退,你站在陣外看著百姓,彆傷害到他們。”
“梅蘭竹菊,你們四人,站在陣法之外,嚴陣以待。”
“蓮桂,你們二人,與楊學侍一起,不能讓孽障傷人。”
“這位道友,煩請打開陣法,送我進去。”
吩咐下去後,草茗獨身一人進了陣法之中。
感受到有活人進入,還是修士血肉,那血蠕蟲一會就鑽入地底,伺機偷襲。
對付這血蠕蟲,草茗可以用【火球術】,也可以用剛得的【桃木符】。
不過,在不影響的情況下,還是選擇合乎身份的【小金針術】。
【小金針術】,是專門針對靈田之中各種蟲害。
裡麵不少,都比血蠕蟲難纏,最講究一擊致命,絕了生機。
用來對付這血蠕蟲,恰到好處,隻要擊中,就沒有血蠕蟲逃命的機會。
草茗到這時,也不看周圍的人,兀自催動體內靈力,一抹金光閃出,那血蠕蟲就此斃命。
隱約間,草茗好像聽到一句悶聲,像是因為血蠕蟲喪命,遭受了反噬。
圍觀之人還沒看清草茗是怎麼出手,那血蠕蟲又躲在哪裡。
隻見下一刻,就有一東西破土而出,正是那血蠕蟲,身上還有著一根金針。
草茗用靈力牽引著這血蠕蟲,示意陣外的道友打開這陣法。
因為這血蠕蟲隻是被草茗用金針定住,站在陣法之外的那名道友,也不知道這血蠕蟲是否還能傷害及性命,一時猶豫,沒打開陣法。
血蠕蟲狡猾,如果是假意裝死,用以放鬆敵人警惕,等會陣法一開,就會撲到人群中,屆時一分為幾,就能脫身。
這麼多百姓,一個個排查下去,也容易有漏網之魚。
茗大人法力高強,擅長的,是行雲下雨之術,觀察其模樣,平日裡,也很少有動手殺生。
不是不信任,隻是多番考慮,暫時不能讓茗大人帶著這血蠕蟲出來。
陣法之外那位道友,能被國師府派出來,就是看在其穩重。
得到茗大人示意後,他隻能咬咬牙,拚著自己的性命,進了陣法之中。
“道友的顧慮,我知道,你不用擔心,這血蠕蟲,現在已是死物。”
被派在這村裡守著陣法,這位道友應該是專攻防禦類的,平日裡在國師府內處理雜事。
草茗知道,他是擔心這血蠕蟲死灰複燃,能主動進來陣法,就說明這位道友心懷赤誠。
“大人,我學識淺薄,這血蠕蟲,隻聽說要挫骨揚灰,才能萬無一失。”
茗大人可能有特殊手段,自己周圍,也有好幾位國師府的道友在暗地保護,他這麼做,一半求穩,一半是為了求前途。
有【小金針術】在,這血蠕蟲中針之後,就會被其中蘊含的庚金之氣,攪成一團,絕無複生可能性。
這庚金之氣,最是霸道,不可能還留下活路。
這個世界對付血蠕蟲,還要挫骨揚灰,是因為功法不到位。
草茗看了在陣法之外攔著百姓的沿海青,說來湊巧,據說他掌握了時靈時不靈的雷電之術,正好也能一舉滅絕這血蠕蟲生機。
“我這法子與彆處不一樣,血蠕蟲在這,你且查看。”
知道自己的這個任務,這位道友就準備好了護住全身的法衣。
這會將麵部覆蓋,各處檢查好,再給自己多戴上一雙手套。
依著茗大人的意思,上手查看。
讓人聞之色變的血蠕蟲,現在落在手上,就是一團軟趴趴的爛肉,用力一捏,就有汁水要從中溢出。
道友趕緊止住自己動作,在用自己專門的法子,來判斷手上的血蠕蟲是否為活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捏了血蠕蟲最厭惡的汁水在它身上,再三確定後,這血蠕蟲的確已經成了屍體。
“大人此法精妙,這血蠕蟲,確實沒了性命,還請大人稍等,我這就撤下陣法。”
見陣法消掉,站的遠遠的百姓中,有人蠱惑上前看看,轉頭就被舉報到了楊海青處。
楊海青可不知道什麼叫做隨口一言,什麼叫做無心之語,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這賊人捆上。
看到隻是普通繩索,那人也不掙紮,嘴裡咬死自己隻是好奇。
等國師府道友將布置好的陣法起出,草茗就看到了這邊的熱鬨。
這楊海青捆人的手法,怎麼有些像是過年捆年豬的,四肢全部捆住,就差一個木棍插過中間抬起。
“楊學侍,這是怎麼了?”
“有人舉報,這人不對勁,他一直叫人去陣法那看看。”
見自己的舉報這麼受重視,跟著楊海青後麵的幾位百姓你一言我一語的補充起來。
“大人,這人不是我們村的,我們村和周圍村的人,我們都認識,沒有這一號。”
“這人我知道,住在村東頭的老張家裡,可富裕了,單獨一間房子,還不用管吃住,一百文銅錢,住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