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五位司天監道友,其餘道友,都以弟子自稱。
現在,完全能夠站在這,說出這話。
耿道友,這時候才看這位道友,三十歲女子模樣。
修為看著隻是煉氣四層,周身氣韻,讓他不敢小看。
還有陛下的態度,又能代表國師府,這人身份,已經明了。
“這位,想必就是茗道友,茗道友之名,我在鄉野之中,也早有耳聞,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一如草茗之前模樣,耿道友先行離開,三日之後,再入皇宮,與諸位同道一見。
也循著草茗的做派,在京城之外,暫時尋一住處,安置帶來的眾多徒子徒孫。
他看陛下模樣,修為遠甚於自己,還有那茗道友,煉氣四層就對自己有壓迫感。
禦花園中的,還有各種隱晦氣息,自己到了京城,也隻算一個過江蟲。
可不能再讓大家翹尾巴,免得護不住,一些規矩,要教起來。
耿道友離開,是達伴伴前去相送,草茗還在禦花園中,陛下與她有事相說。
“朕思來想去,這國師,隻有茗仙家,才能服眾。”
草茗現在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能帶來功德點。
對於做薑國國師,沒有之前抗拒,陛下知道自己是不做事的,等合格之後,讓做就做。
“陛下所說,臣不敢推辭。”
又是一場君臣相宜,這是嘉萍帝最滿意名仙家的,她做了國師,不會想著爭權奪利。
之前,有國師與皇帝,在朝堂之上,分庭抗禮,這樣的局麵,在自己與茗仙家這,不會出現。
“茗仙家,如此甚好,在朕心中,隻有你,才與這國師之位相配。”
從茗仙家修為提升後,嘉萍帝認為,自己與她之間,更有默契。
“此事不急,咱們徐徐圖之,等十二位司天監尋齊。
想來,國師之位,落在茗仙家,身上無人敢有疑問。”
薑朝曆代帝皇,對國師之位,一向是慎之又慎,寧可其位空缺,也不會隨意許出。
當然,為成那千古佳話,都是默許的萬民推選,陛下親請。
草茗現在,還差不少火候,陛下心中,國師之位,已經收入茗仙家囊中。
不過是些許時間,等了這麼多年,他等得起。
現在就看,那些玄門中人,如何拚死掙紮,薑朝國師之位旁落,對玄門氣運,可是一大打擊。
屆時,自己也應找到晉升之機,又聚集一波玄門氣運,無需出手,剩下的玄門之人,不過是土崩瓦狗。
“聽陛下的!”
現在,薑朝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偏偏嘉萍帝最不缺的,也是時間。
且等著吧。
又有一位司天監加入,草茗當然要與幾位同道說明。
今時不同往日,草茗無需將眾人聚集,當麵訴說,或者用那傳訊符,一一通知。
回桃源之後,翻出自己的司天監印,直接聯係幾位道友。
有同道加入,真是再好不過。
耿道友進來,就有事做,正好總領司天監陣法一事。
他所帶之人,隻要有本事,跟在他身後,做個玄門學侍,禮官參佐,通典侍講,都沒問題。
國師府內,隻看能力,在道德匹配時,能者上。
蕪道友,主管卜卦、祭祀、禮儀方麵,仲道友,主管煉丹方麵,雲道友,負責符咒方麵。
曄道友,負責煉器方麵,錦道友,拿捏著國師府戰鬥人員。
現在,有了耿道友,陣法方麵,也有了領頭人。
這裡麵,隻有草茗的身份最為特殊。
她封為司天監時,單獨得了一個司天監、司雨監的職位。
司雨監,就是她的職責,現在無形之中,多了一個教化職責。
身後的梅蘭竹菊四位婢女,分擔了草茗的教化職責。
凡國師府道友,如有問題,隻需消耗貢獻點,可向她們四人詢問。
梅蘭竹菊蓮桂,之前跟在草茗身邊時,被稱為姑娘,現在,也稱道友或者大人。
楊海青,目前是明珠蒙塵狀態,大家雖然看出他頗為不凡,認知上還沒有改變。
未步入修行之路,隻憑借自己一身蠻力,當然暫時不能入他們眼。
六位司天監,草茗是最超凡脫俗的一位。
在國師府中,地位較其餘五位道友,高出一大截。
白日有人揭皇榜之事,自然有各種渠道進入幾人耳中。
那些動靜,可未做掩蓋,他們也早就猜到。
草茗通知一聲,就都應下,三日之後在皇宮一聚,與那位耿道友見麵。
來這個世界,做的事情不錯,發展的不錯。
不過半年時間,自己都到了以老帶新。
草茗了解過耿道後,也對他的加入,頗為期待。
不知道耿道友天縱奇才,能不能有傳送陣,這東西不錯。
要是有人能研究出來,草茗也想跟著學學,這陣法實用。
耿道友擅長大型陣法,他手上所有的陣法,都是習於天地之間。
像是在皇宮藏書閣裡,看見的上古修士風範,以天地為師,學自然之道,破自身極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草茗所學,有幾分貼切,今日一見,雖然沒有交流,彼此之間都很期待。
三日之後,流程還是一樣的。
雖對耿道友早有耳聞,但是他想加入國師府,做那司天監,還需得到幾位司天監道友的認可。
在前幾位司天監同僚展示過後,草茗又為這禦花園送上一場靈雨。
然後,所有人看向耿道友,這是要看看他的本事。
耿道友的聲名在外,也沒讓眾人失望。
不過是來了禦花園兩次,今天就能借禦花園,布下陣法。
都不是無知小兒,看耿道友動作,就在點頭。
起手之時,很有大家風範。
見他沒用彆的,就借了禦花園裡的東西,將禦花園中,一處小園布置之後。
轉瞬就有鐘靈毓秀之美,看著像深修之所。
禦花園,也是薑家底蘊之一,各種陣法都在其中。
再看耿道友動作後,那處小園,融入天地之間,像是生在這兒的,有了靈韻。
“些許小道,諸位看如何。”
反應最快的,依舊是曄道友,耿道友話音落時,他已鑽入那園中。
曄道友除了煉器之才,更是習得變化之道。
耿道友布下的陣法,更像是天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