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與太子妃年歲正和,都是十三出頭的孩子,故此,太子才會等太子妃三年,等十六之時成婚。
太子行二,虛歲十三,大皇子虛歲十四,自己剛過的十六歲生辰,年歲上不搭。
而皇上此時正好四十二,從小練功習武,又對養生之道頗有研究,才是上上之選。
沉默,還是沉默,大嫂不知道怎麼說。
“這並非是我意氣用事,皇位之爭向來殘酷,我們燕家不需要從龍之功,父親說皇上是小氣的性子,此時站位,怕是有九族之災。
而若以燕家唯一嫡女嫁與皇室,為那皇後,入主中宮,則能向當今說明我燕家忠心耿耿,絕無不軌之心。
再說,做了皇後,天下女子表率,可比太子側妃和皇子妃強,也不用熬日子,誰也不敢給我臉色,我是願意的。”
小妹說的有理,讓大嫂難以啟齒的是,當今三立皇後,三立三薨,當今克妻,民間傳言尤甚,將小妹送進了吃人的皇宮,與讓小妹送死有何異。
小妹這話,大嫂想當成沒聽到。
若小妹做了太子側妃或皇子妃,憑背後的燕家,哪怕不受寵也無需擔憂後宮之爭,皇家不敢。
可若成了皇後,那,大嫂不敢去想,這不是活生生的將小妹推進火坑。
當今十六歲登基,一十二年才立住大皇子,十三年先皇後生下太子難產而亡,如今膝下子嗣凋零,也才五位皇子,三位皇女。
後宮之中,已有七年沒有嬰啼,哪怕長居邊關,大嫂也知道其中必有緣由。
從接收原主記憶起,燕颯茗就有這個打算,後宮中多算計。
她若成為皇後,代表是燕家投誠,聖上為了穩定西北,為了自己的暴君名聲,坐穩皇後之位概率很大。
“小妹堅持,我這就去信給父親母親。”
若讓小妹做當今的第四任皇後,對燕家來說,利大於弊,而且昭明帝這一朝乃至下一朝都無虞。
這次回京,隻有大嫂陪著,隆冬將至,選秀在下年春和景明之時,還有小半年時日,燕颯茗正好選幾位跟著入宮的婢女和姑姑。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膺天景命,纘紹丕基,夙夜匪懈,誌在寧邦靖民,臻於熙皞之治。今四海漸安,宇內承平,實賴股肱之臣竭誠儘瘁。
燕氏一門,累世忠勇,雄鎮西北。掌三十萬玄甲銳旅,扼玉門至河西要衝,此乃國之藩屏也。每逢西北狼兵寇邊,燕氏子弟奮不顧身,披堅執銳,力禦強胡,以血肉扞山河,憑赤膽衛黎庶。曆年功勳彪炳,威震邊陲,致使邊關黎庶鹹沐其恩,武臣宿將鹹服其勇,誠為社稷之乾城。
朕聞燕氏有女,柔嘉維則,秀外慧中。具將門之英烈風骨,兼閨閣之溫婉賢良。其德馨聞於遐邇,堪為女範之表。皇後母儀天下,位尊任重,非德侔坤順者弗能膺之。朕詳加考量,特冊燕氏女為皇後。
自今伊始,皇後將入主中宮,執掌鳳印,統馭六宮諸事。望皇後承繼家族忠義,佐朕左右,內修宮闈之政,外襄社稷之隆,使邦國永寧,兆民蒙庥。朕與皇後共荷天下之任,亦冀燕氏與皇室情比金堅,同保江山萬祀。
布告遐邇,鹹使聞知。”
年後第一封聖旨送到了燕家府邸。
從大嫂將信件送往西北,燕家與京城之中信件來往頗為密切,不知父親大哥與聖上怎麼商議的,有了這封聖旨。
帝後大婚之日,由司天監選定,定在五月之初,五月初七,是個吉利的好日子。
元敬皇後,從潛邸便跟著聖上,昭明元年意外身亡。
孝端皇後為原貴妃,出自江南沈氏,受封皇後時,正好肚中太子胎滿三月,生下太子,便撒手人寰。
敬肅皇後來自蘇家,是聖上開科舉製,為拉攏寒門所立,做皇後沒到兩個月,就死於世家之手。
燕颯茗,乃本朝唯一一位有帝後大婚之禮的皇後,若她生下皇子,身份比太子更貴重。
送走天使,大嫂讓人將聖旨拿去供奉,含淚拉著小妹。
小妹為了讓聖上放心,一碗寒湯下肚,丟了做母親的能力,這是燕家給的誠意,才會讓當今在選秀之前就下了這封聖旨。
因為這事,大嫂已經抱著燕颯茗哭了好幾次,是燕家對不起小妹。
“大嫂,父親母親什麼時候回來,禮部那邊的三禮六聘,晏家需要有主事人。”
“小妹安心待嫁吧,父親母親已經在路上了,算上時間,應該還有半個月。
小妹可有什麼想吃的,趁著禮部還沒開始走流程,要不去莊子住幾天鬆快鬆快。”
燕颯茗沒有順著大嫂的話,她在積極為大婚準備。
“映雪、沁幽、抱露、聽霜,從今日起,你們也跟著姑姑好生學宮規和宮中禮儀。”
作為皇後,按禮製多帶些人入宮也無妨,燕颯茗準備帶身邊四女進宮,還有六人,父親母親會為她準備。
這四人是燕颯茗近些日子挑的,等父親母親回京,帶另四位婢女和兩位姑姑回來,再一同起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在父親母親和大哥他們回來後,禮部的大人們按照流程很快走到婚禮當日。
告廟、冊立皇後,奉迎皇後。
身著朝服,手持金冊、金寶,鳳輿入宮,不多時就到了未央殿。
昭明帝出宮親迎,皇子公主在宮門口跪迎,嬪妃於未央殿前跪迎,鳳輿所到之處,跪了一地。
若是按照流程選秀,嫁給太子為側妃或其他皇子為正妃,這跪了一地的嬪妃就是母妃,哪有如今這般肆意。
帝後大婚,為表誠心,所有嬪妃早早就在未央殿前殿跪下等待,皇後入宮,鳳輿與龍駕並驅而行,帝後兩人都沒為這一地的嬪妃停留。
等第一日的流程結束,轉戰鳳儀殿,守著的女官請帝後完成儀式,飲下合巹酒,手中遮扇由宮女拿下,燕颯茗得到機會好生端詳昭明帝。
“梓潼可還滿意!”
眼前的皇後年歲尚小,但麵容明媚,雙眸銳利有神,瓊鼻朱唇,肌膚白皙似雪,氣質雍容華貴。
頭戴鳳冠,身著華服,儀態萬千,又有武將的颯爽英姿,自信無畏。
見到小皇後,昭明帝暗下決心,定讓她在這後位無憂,燕家如此信任於他,這樁君臣相宜的佳話,他不允許任何人破壞。
“陛下天人之姿,本宮自然滿意。”
四十歲的帝王,麵容如冷玉雕琢,輪廓深邃而淩厲,一雙狹長的鳳眸幽深如古井,不露喜怒,鼻梁高挺,唇薄而色淡,唇角微微下壓,透出久居至尊之位的威壓與疏離。